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平均年增速接近10%。如今,隨著中國即將進行領導人換屆以及中國躋身發達經濟體行列,這樣高的增速一去不復返。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只有7.4%。
7%或8%的增速是否成為新常態?抑或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大幅放緩是否不可避免?「中國實時報」欄目請兩位研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主要專家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專家尼克•拉迪(Nick Lardy)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速是能夠持續的。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則認為,經濟增速進一步大幅放緩是不可避免的。以下為兩人辯論的第一部分,更多內容將在下週發表。
…
親愛的邁克爾,
中國經濟增長目前已連續七個季度放緩,看空中國經濟的人認為,實際經濟增速低於官方公布的數據,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增長進一步大幅放緩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從今年前三個季度7.7%的增速迅速恢復到近年來兩位數的增速顯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未來兩三年我們更有可能看到經濟增速在6.5%至8%徘徊,如果新領導班子能夠推出正確的改革,兩三年後增速可能會略有上升。
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疲弱的出口和不斷走軟的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今年前三個季度,淨出口的收縮使經濟增速損失了近0.5個百分點。不過,隨著今年上半年中國總體貿易順差處於10年來的低點,歐洲暫無徹底崩潰之虞(歐洲若崩潰,說什麼都白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不太可能進一步加重很多。相比之下,更值得擔憂的是房地產投資,目前房地產投資增速只勉強為2011年時的一半,但仍比整體經濟增速快了一倍。如果未來幾個季度房地產投資進一步放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可能下滑到7%以下。
從更為樂觀的一個方面看,去年消費需求在創造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更積極的作用,私人和政府消費在GDP中所佔比重均創下10多年來的最大升幅。今年前三個季度城鎮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與GDP增速之比較去年更為有利,為今年私人消費再次實現相對強勁的增長打下了基礎,幫助為房地產投資的進步一步放緩提供了緩衝。
如果政府加強相關政策,讓經濟增長來源恢復平衡,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進程,進一步放開存款利率,消除對工業能源消費的無端補貼,那麼中國經濟增長的來源可能逐漸恢復平衡,從投資轉向私人消費支出,這樣就能使中國經濟增長走上一條更可持續的道路。
即將進行的領導人換屆完成後,政府採取這樣一套政策並非沒有可能。胡錦濤和溫家寶這一代領導人雖然是在經濟低迷之際卸任,但畢竟他們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有記錄以來10年最高平均經濟增速。
但對習近平和李克強這一代領導人來說,上任之後的任期最初幾年如果中國經濟表現進一步惡化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中國經濟改革加速的思想基礎已經打下。如果習近平和李克強能夠克服令近年來改革止步不前的、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的阻礙,他們將為中期經濟更強勁的增長打下基礎,比如三年後中國經濟將開始以7.5%至8.5%的速度增長。
祝好,
尼克
…
親愛的尼克,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理由至少有二。第一個理由與歷史先例有關,第二個則與中國恢復經濟平衡的思維方法有關。
歷史先例顯而易見。過去100年來,很多國家都經歷過極高且不斷上升的投資水平推動下的高速增長期。每一次,這些國家都出現了嚴重失衡問題,不是內部失衡就是外部失衡。如果投資是由抑制消費的政策推動的,會出現內部失衡;反之,則會出現外部失衡。
在最初階段,總是可以相對容易地找到經濟上可行的投資,但隨著制度性的制約要求保持持續的高投資水平,隨著越來越難以確保投資在經濟上可行,在較晚的階段,投資總是會錯誤配置,債務比償債能力增長的要快。
極度失衡加上投資配置錯誤導致的高債務水平,催生了隨後的再調整時期,這個時期甚至比懷疑論者預測的還要困難得多。中國的發展模式與此前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只在於,中國的失衡水平已經超過了此前歷史上的所有的情形,配置錯誤的投資數量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如果中國經濟的再平衡不是進行得非常艱難,那將相當令人驚訝,而且也會成為一個歷史上的反常現象。不僅是中國將與投資增長模式相關聯的該國經濟失衡推到了超出以往任何先例的極致程度,而且越來越明顯的一點是,那些從中國經濟的扭曲中獲益最大的群體給對中國經濟進行重大調整所設置的障礙,將使得這些調整因政治因素的作用非常難以進行。
除歷史方面的原因外,缺乏必要的手段也加重了中國經濟實現再平衡的難度。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必須大幅壓低投資增長的速度,但哪一領域能取代投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卻一點也不清晰。鑒於世界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人們難以想像中國出口會大幅增長。這樣能夠促使中國經濟再平衡的只剩下消費了,但中國在這方面的情況一直非常令人失望。
北京近來一直在努力增加政府消費,但由於政府開支的資金主要來自家庭部門財富的隱性轉移,特別是來自因壓低借貸成本而使儲戶家庭損失的那部分利息收入,目前政府開支的任何增加都只能意味著對家庭收入的下行壓力,以及家庭未來消費的減少。而只有家庭消費的增長才是未來的經濟增長可持續的源頭活水。
過去10年,中國家庭部門消費的增長一直十分強勁,年均增長率達到7%左右,高於世界任何其他大型經濟體的家庭消費增長水平。但這種迅速增長只是因為全球經濟狀況非常良好以及中國的投資增長非常高才實現的。投資的高增長推動中國的GDP增幅在過去10年的大多數年份達到10%至11%。
而目前全球經濟狀況和中國經濟狀況已經遠沒有那麼好了。這意味著即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中國的家庭消費增長率也難以維持在7%的水平。但從理論上說,要實現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只有未來10年內中國每年的家庭消費增長率都比GDP增長率高出至少三或四個百分點,中國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才能達到世界上這一比率最低國家的普遍水平。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經濟要實現再平衡,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必須大幅下降,而這樣將導致中國GDP的增幅無法超過3%至4%。除非中國有辦法在全球和中國經濟狀況明顯惡化的情況下大大提高家庭消費的增長速度(也即大大提高家庭收入的增長速度),否則任何較高速度的GDP增長都是無法與哪怕是對中國經濟最低限度的再平衡相並存的。
但通過提高家庭消費增長率來維持較高GDP增速的做法根本行不通。由於中國對投資的過分依賴已經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明顯的不良影響,中國必須對經濟進行再平衡。對中國來說,即使是將GDP增速保持在7%至8%的水平,顯然家庭消費增長率也要達到10%至12%的水平,這種增長率即使是在經濟狀況遠遠好於現在的年份中國也未實現過。除非能有神明從天而降大大提升中國的消費增速,否則在對經濟進行再平衡的情況下中國是不可能實現GDP的高增長的。
祝好,
邁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