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英國《金融時報》刊發一篇文章指出,中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無法為中國經濟提供庇護。今後如果中國只能繼續推動投資,沒有其他辦法維持經濟增長,那麼五年內中國的外匯儲備都將被耗完。對於這種觀點,我們需要怎樣認識和解析?我認為,危言聳聽之中的警鐘和忠告值得重視。
首先,這種"危言聳聽"給中國經濟現階段的穩定敲響了警鐘。目前中國市場上投機套利非常嚴重,這種投機狀態不僅不利於發展,反而會消耗過去的積累,浪費儲備資源,使中國外匯儲備縮水及外匯儲備耗盡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由於市場精氣神高度集中投機套利,而非發展實體和實業,再加上監管方面的缺陷,為熱錢提供了炒作的空間和造勢的平臺。於是,這種投機套利行為被熱錢利用,使來之不易的外匯儲備被自己的盲從行為所消耗。
因此,我們的外匯儲備雖然實力雄厚,但這種規模並不足以抵擋國際對衝風險。我們目前擁有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而國際外匯市場一天的外匯交易量就高達5-6萬億,我們的規模阻擋不了熱錢的投機炒作。我們不能高估自己、低估國際市場和國際對手,如果沒有自己的發展策略和風險識別力,沒有綜合和長遠的戰略規劃,外匯儲備將會很快被花掉、被毀掉,最終被消耗完。
其次,藏匯於民戰略依然步履艱難。中國關於外匯儲備的話題已經持續10多年,但至今焦點依然停留在原點:外匯儲備數量太多,效率不足。這個話題沒有進展,足以說明我們在這方面的退化和低效。中國雖然具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卻是全球較小的外匯市場,甚至外匯市場並未全面開放。
目前,中國的金融改革與發展處於重要關口。一方面,我們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國家財富的象徵引起世界關注和投機者的追逐。另一方面,中國央行對沖成本加大,外匯資產價格與價值縮水的擔憂正在增加。為解決這個難題,中國一直試圖通過金融改革落實藏匯於民的戰略和對策,但在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強烈預期下,我們的藏匯於民戰略面臨巨大的阻力和干擾。由於市場急於將美元與人民幣進行兌換,拒絕或減少美元資產是一種潮流和趨勢,這種民間和社會過於短期、簡單的認知和需求,將直接影響中國藏匯於民的戰略實施和進程。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大背景下,人們的這種思維方式與思考方法是我們藏匯於民戰略失落的最大阻力所在。可見,這種"危言聳聽"實際警示我們,中國外匯儲備的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數量關注多,而不重視效率發揮;其二是短期價格過多,長效制度不夠;其三是短期對策過多,實際效果不行。結果,規模巨大的外匯儲備成了中國簡單的實力擺設或負擔、包袱,並未對我們改革、建設和發展完全發揮出其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參考已經做過的對策,以注資、投資和特殊金融政策工具對應我們的改革和發展需要,減少市場投資行為,防範熱錢侵擾;同時可以考量外匯與人民幣銜接機制,破解拘謹於外匯儲備教條化的被動局面,靈活而有效地解決自己的經濟金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