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認為,北京借三沙顯示統治權力,儘管與周邊國家的衝突升級,但只是遵循孫子兵法,意在不戰而勝。
德國《時代週報》7月24日稱三沙市轄區是「21世紀的一大衝突地區」,中國任命三沙市長,派軍隊駐守,「在一個剛好容下一個郵局、一個銀行、一個超市和一個衛生站的小島,明確顯示一個的統治和權力信號。」
該報寫道:「對一個因其經濟活力而迫切需要緩和的地區不是好消息。然而,特別是中國重新喚醒的自我意識多年來就已經導致摩擦。2010年,北京第一次明確表示整體要求對東海和南海的軍事主權,雖然官方不久之後又緩和語氣,但是該地區的衝突繼續白熱化。」
越南爆發示威遊行,抗議中國南海政策
「儘可能解決這個衝突的最好平臺或許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多個東盟成員國感覺受到北京的統治要求所威脅。可是中國同時也成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這恰恰會讓較小的國家順從。所以東盟迄今也不能採取明確的立場。東盟上週在柬埔寨金邊開會,經過艱難談判才僅僅達成了各成員國有義務在棘手的領土問題上保持克制的妥協。兩天後,北京宣布派軍隊駐紮三沙市。」
奧地利《維也納日報》7月24日評論說:「對原材料的渴望近年來明顯刺激了崛起的巨人中國與其弱小鄰國之間的衝突。中國地質學家相信,在有爭議地區蘊藏大約2130億桶石油,相當於石油國家沙烏地阿拉伯開採儲備的大約80%。北京對石油如飢似渴,本國東北大慶的儲備很快就將枯竭。與此相應的是,北京在新世紀伊始採取的克制態度,即明顯努力通過睦鄰友好政策不讓敏感的鄰國生氣,現在已經所剩無幾。」
該報認為「美國在總統歐巴馬領導下明顯加強致力於亞洲,北京的領導人不想給這個地緣政治的主要對手以機會。相反,東盟國家更擔心近在身邊的中國的強勢而不是遙遠的美國,越南甚至與昔日戰爭對手美國舉辦了共同軍事演習。」
「越南甚至與昔日戰爭對手美國舉辦了共同軍事演習」
「中國造成既成事實」
奧地利《標準報》(7月23日)評論說,"數月來,一股強烈的政治之風掠過南海。然而,隨著最新發展,觀察家們擔心大氣候會在那裡驟然突變。中國、越南和菲律賓冒著陷入領土和資源之爭的武裝衝突的風險。尤其是北京盡一切努力激化衝突,出兵去三沙是盤算好的進一步升級,中國從而製造既成事實,並且同時遵循中國的古老戰爭藝術的戰略原則:制敵於不爭而善勝。作為這種戰略的成功證據,東盟實際上甚至不能向北京提出落在紙面的共同聲明。
「最近幾十年,中國只捲入很少的軍事衝突,1962年針對印度的邊界戰爭,1979年針對越南的‘懲罰性出征’。今天,在中國第一次真正讓其權力遠遠超出邊界之外的時代,就更少動用人民軍隊,對北京來說,日益將其作為經濟和外交軟實力的支柱使用也就夠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家孫子這樣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