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革要奏效 唯有華山一條路(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記者李婉君編譯】(本文作者Jamie F. Metzl於克林頓執政期間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他也是美國安全夥伴關係的聯席主席,及前亞洲協會執行副總裁。原文5月23日發表於「The Daily Star」網站,原文標題為「只有從最高及最低兩頭併進 中國的改革才能奏效」。)
在腐敗和謀殺罪的指控中,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戲劇性垮臺;中國盲人人權倡導者陳光誠,被飛奔送入北京的美國大使館,以躲避危險,並隨後前往美國,這些都引入注目。除非中國能夠清除成千上萬象薄熙來一樣腐敗的黨的領導人,並賦予人民權力 - 就像陳光誠所代表的那些中國國民 – 他們被快速的經濟增長拋在身後,或是為之受到傷害,否則中國的經濟將越來越艱難。
由於大量的資本注入、廉價勞工、剽竊知識產權及集中規劃,中國的經濟在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第一階段表現優異。就像很多鄰國一樣,現在中國面臨著 「中等收入陷阱」。換句話說,隨著工資上漲,中國低端製造業正在失去全球競爭力,而政府的政策、腐敗成風、及主導地位的國企在扼殺私營部門的創新,這些增加了中國在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中的成本。
中國領導人明白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政府的第12個「五年計畫」呼籲要逐步開放中國的經濟。同樣,中國政府的一個智庫與世界銀行合作,產生了中國2030報告,其中概述了需要進行的結構性改革,來加強整個國家市場經濟的基礎,創建一個開放式的新氣候。
但是,如果中國今天的改革勢在必行,那麼對實現這一目標最大的威脅是中國那些根深蒂固的「精英們」龐大的影響力和制度化的腐敗。多年來,高層官員和他們的家屬在全國各地無數的重大投資中分到一杯羹。通過官商勾結,以及利用他們與國企的強勁紐帶,這些官員們及其家屬已成為了千萬富豪。
通過資本管制及對儲蓄低利率的強行規定,加劇了財富分配不公。由於缺乏其他的選擇,貧窮的國民把自己的錢放入銀行,銀行再把他們的錢借給那些有特權的人來投資國企或是有更高回報的房地產。
這一系統在中國改革後的第一階段是有效的,它推動了整體的經濟增長及財政回報。然而,在過去十年中,普通中國人的收入停滯,他們的利益被忽視,資本配置不當,環境和社會出現重大的副作用。現在,就是那些從當前體制中受益最多的人在阻擋著中國急需的改革。
例如,多年來不平衡的激勵政策導致中國過度興建高端房地產住宅,這本應引起房價大幅下降。但是,儘管政府在試圖給市場降溫,但當局不能輕易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因為中國的官員們和其他精英們很多的財富就存儲在房地產業當中。這也組成了很多國有銀行的抵押品。同樣,雖然國企從中國經濟中吸走了太多的氧氣,但是對他們進行改革,將要求「動」到中國最強大的商業和政府領導人。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在圍著薄熙來的醜聞跳舞,看上去如此複雜(不敢下手)。薄熙來可能在這場內部的政治鬥爭中失利,但他對當局而言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當局需要積極地起訴他,顯示清除此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很多針對薄熙來的指控,也可用於全中國極其龐大的高層官員身上,他們像薄熙來一樣,積累了數額龐大的家產。
在突出薄熙來劣跡的過程中,共產黨在試圖證明,是薄熙來獨自一人應該為其腐敗負責。不過,考慮到(掌權的)那些人已從當前體制中受益如此之大,他們不可能把這清理乾淨。中國要改革,唯一的途徑就是賦予人民權力,比如像陳光誠及他幫助過的那些人。
陳光誠因代表被當局施虐的村民而受到鎮壓,當局也用同樣的方式來讓斥責2008年四川大地震中偽劣校舍的家長們閉嘴、讓那些反對三峽大壩的人失聲。如果中國真的想改革,她將需要像這樣的國民「軍團」,為他們的權利抗爭,來平衡根深蒂固的「精英們」掌握壓倒性的政治大權。
中國的改革要成功,只有既從最高層、又從最底層同時推進才行。當局需要發現任何的方式,來清除現行體制中的「薄熙來們」。當局不應威脅像陳光誠這樣的人士,而是應該認同並支持他們。這兩點,沒有一點是容易做到的,但是中國的經濟取決於它。
(點擊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