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連連向我抱怨醫院裡又出醫鬧了,他是哈醫大畢業的,因此對之前在哈醫大發生的「3·23」殺醫慘案格外心有餘悸。他想過轉行,但除了看病外他不會別的;他也想過出國,不過最終還是覺得,「那個,太難了!」
在上週的文章中我提到,儘管去美國行醫有著風光的前景,但這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從踏上這條路到熬成正果,至少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幾年的奮鬥,這之中要經過數道關卡的考驗。 無憂 資訊 info.51.CA
第一道關卡是美國執業醫師考試,英文縮寫是USMLE,考生們都簡稱其為「U」,它是和G(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T(託福)齊名的為學醫的人所熟知的考試。考U對醫學知識的廣度、深度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要求均很高,其難度遠遠超過國內的執業醫師考試。國內的醫學教育本身就不如美國完備,因此考U的同仁們基本上要靠著啃英文書自學,最後的備考資料摞起來有一人高也不算稀奇。
不過即使順利通過考試,也只是剛剛跨進了去美國行醫的第一道門檻。若能在美國的醫院順利找到住院醫的工作,才能進入到下一關:住院醫訓練階段。要在理想的醫院裡找到心儀專業的職位,不僅考U的分數要好看,找牛教授寫推薦信、尋求在美國醫院的實習機會等等都是必要的準備,這些都是為了能在找工作時有更多選擇的餘地。不過近年來隨著亞裔醫生的面孔越來越多,外國人尤其是亞洲人在美國行醫的門檻也在逐漸提高,那些工作清閑且收入較高的科室早已被美國本土的醫學生們搶光。info.51.ca
成功在美國找到住院醫的工作後,就要開始美國行醫夢中的最後一道關卡,這也是最艱難時間最長的一關。緊張的工作節奏,超大的工作強度及永無休息日的工作時間,讓美國住院醫的魔鬼式訓練惡名遠揚。為了避免休息不足對醫生們判斷力的影響,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委員會這才剛剛規定:住院醫一週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0小時。不過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下,醫生將會以極快的速度適應和成長。經過了三至八年不等的住院醫訓練後,一位醫生就能在美國獨立行醫了。
大約在五六年前,去美國行醫在國內還是條「少有人走的路」,但是最近幾年來,考U、去美國行醫這條道上的人是有增無減。這其中,不僅有醫院裡的醫生,更引人注目的是,醫學院裡懷有美國行醫夢的醫學生也越來越多。
備考者的基數越大就意味著競爭愈加激烈,不過面對國內行醫的黯淡前途,這個「鯉魚跳龍門」的途徑或許是年輕醫生們唯一能把握的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