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調顯示,港人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下降到不到 17%,是近十多年來的新低。這個民調引來中聯辦郝鐵川的嚴責,認為不該做這樣的調查。
臺灣政治大學做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的民調,已有 20年。自認為「我只是中國人」的比率,連年下降,從 1992年的 25.5%,下降到 2011年的 4.1%;而認為我只是臺灣人的比率,則從 1992年的 27.6%上升到 2011年的 54.2%,超過半數。而「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也在逐漸減少中。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刻意「去中國化」和營造臺灣主體意識所造成的結果。然而,調查顯示,臺灣人的自我認同比率,在阿扁執政時期( 2000- 2008)卻沒有明顯增加,反而在 2008年以後,隨著馬英九政府的親中政策開始實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卻成了阻擋不住的潮流。
回顧歷史,從 1945年國民黨收復臺灣,到 1980年代末,臺灣小學的所有制式作業本的封底,都印有兩行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那個時代念過小學的人,都受過這種洗腦教育,極少人會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之所以現在還有 4.1%的人有中國人的認同,大概也是老一輩人的根深柢固的改不了的觀念。年輕一代,這種想法已絕跡了。
怎麼會出現這種變化?說來話長。基本原因是,自 1987年開放往大陸探親後,兩岸社會制度、自由、法治、人民生活的極大落差,使臺灣人對大陸瞭解越多越深,對大陸就越沒有認同感。六四事件、千島湖事件,尤其是 95、 96年中共為壓制臺灣直選總統而試射飛彈,彈頭落在臺灣外海。中共不是口口聲聲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嗎?臺灣不過是自己搞選舉,怎麼就不把臺灣人當中國人打將起來呢?
更重要的,是中共在國際上封殺「中華民國」。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仍然存在,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意味著臺灣人即使想做中國人,也只有承認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才可以。臺灣人問:「但我不是,那我是中國人嗎?」
03年沙士期間,臺灣也成了疫區,由於臺灣不在世界 衛生組織內,無法接收最新防疫報告和防疫建議,因此臺灣申請加入世 衞組織,卻遭到中共強烈反對。臺灣記者問中共代表團:「你們聽到臺灣兩千萬人民的需要嗎?」中共代表沙祖康說:「誰理你們?」
這種表現,不僅不把臺灣人當中國人,甚而是不把臺灣人當「人」。中共的對臺政策,加上臺灣人在大陸的所見所聞,終於把國民黨四十年的「我是中國人」的教育完全報銷了。
馬英九順應經濟潮流,開展了與大陸融和的政策。台商在大陸的企業大都賺錢,大陸買許多臺灣產品,兩岸直航,特別是大陸遊客在臺灣旅遊和大手消費,確實給臺灣經濟帶來不少好處。但中國社會道德淪喪,中國專權政治對人民的種種控制、迫害,使中國雖有少數暴發戶在世界各地揮金如土,但中國人的形象卻一落千丈。
經歷次臺灣選舉後,臺灣近年流行一句話:中共是民進黨的最佳助選員。
另一句話是:臺灣人去大陸,「藍的會變成綠,綠的會變成深綠」。所以,中共鼓勵台商回臺投票,所投卻未必如中共所願。
美國《時代》週刊說,臺灣在許多層面與大陸大不同:競爭激烈的媒體,創意的熔爐,環保意識的天堂,人民也和善,完全是公民社會。這一切,都是強有力的民主帶來的。中國大陸擁有肌肉,臺灣則有靈魂。這靈魂就是民主魂。臺灣民主會在跌跌撞撞中走上康莊大道。瞭解臺灣人特別年輕一代的身份認同,就知道為什麼民進黨有過如此不堪的執政劣跡,四年後還可以與國民黨打成均勢。植根本土的政黨,摔倒了還會有人後繼。蔡英文若這次輸了,四年後還可以再來。但馬英九輸了,國民黨的後繼力量在哪裡呢?只有徹底植根本土,才有出路。
《時代》週刊說「不論選舉結果,臺灣都是贏家」。
你同意這句話嗎?臺灣選舉同香港完全無關嗎?今天,你會想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