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風險保障規劃意識增強,保險在現代家庭理財規劃中的金字塔基作用越來越受到認可。不過,受制於認知錯誤、保險理念欠缺等原因,現代家庭在投保中尚存誤區。在此,筆者建議家庭成員投保掌握「四大秘訣」。
(看中國配圖/網路圖片)
1.男人投保不吝嗇
據有關調查,男性所投保險中,50%-60%是為父母或配偶購買,30%-40%是為孩子購買,只有約5%是為自己購買。雖然按照家庭倫理道德觀點,投保先人後己並無不對,但壽險風險保障有一條重要法則:家庭最需要投保的人是其經濟支柱。買保險年繳保費不宜超年收入15%。
目前,男性預期壽命要比女性短6年。這是由於男性普遍有抽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且男性的精神壓力和意外事故發生率都遠高於女性,在許多英年早逝的中年知識份子中,首當其衝的也是男性。有資料表明,每年國內約有100萬男性發生心臟病,35歲以下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遠高於女性。但男性看病的頻率比女性低28%,20%的男性從來不參加體育鍛練,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認是因為長期不去醫院就診,才把小病養成大病。
作為一名男人,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穩定的收入來支撐家庭的生活。正因現實生活中,男性發生風險的機率更大,所以應該通過完善的保險保障來分擔各種風險對家庭穩定造成的衝擊。作為父親的男性為自己買一份保單,正是愛心和責任的體現。
2.女人投保須理智
隨著社會進步和觀念發展,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得到極大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現代女性自我意識和責任感的日益強烈。
不過,部分女性受角色認知、理財經驗、保險理念欠缺和資訊不對稱影響,容易在投保中抱著划算與否、貪圖便宜的思想。去年,筆者的愛人患病住院,同病房一位女患者透露,她5年前就買了保險,但那是一款純分紅型養老險,只有意外傷害和死亡保障,住院醫療險恰巧沒買。當時想反正有社保醫療,住院有單位買單。但住院後才明白,社保報銷比例不是很高,許多項目都不報銷,才懊悔自己當時投保只圖划算,反而誤了自己治病。
其實,女性挑選保險產品應從意外、醫療、定期壽險等方面考慮,先參看自己的社保和已投保險種,看還有哪些方面沒有涉及,避免重複購買或出現保障真空。目前,市場上的女性保險主要分為3類:女性重疾險、生育險和整容類保險。由於年齡和身份的轉變,女性在投保過程中應有所側重,單身女性以保障為先,已婚女性適宜全家共同規劃。
3.孩子投保不盲目
生活中,部分家長對孩子未來前途的關注勝過現實風險。不顧家庭實際收入水平,少則幾千,動輒上萬的投保教育險或新型投資型保險,卻淡化意外、健康等保障性保險的配置,忽視保險的保障功能,這就無異於本末倒置,買櫝還珠。
對於少兒來說,由於免疫力低、身體發育不健全、風險抵抗能力弱,意外和疾病發生機率較高,首先應該規避可能出現的意外和疾病風險。此間,意外險和重疾險是必備的保護傘,並應附加住院醫療險,以備不測。投保順序須以意外、醫療、重疾為先,其次再考慮教育金及其他投資型保險的適度配置。
針對少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投保應有所側重。對於0-4歲少兒來說,發生呼吸系統疾病概率較高,理賠率也高,應首先考慮疾病方面的保障;對於5-14歲的青少年來說,發生意外的概率更高,應優先考慮意外險;對15-18歲的未成年人來說,讀高中、大學甚至出國留學所需的大筆教育金需求迫切,應在意外、健康保障基礎上,考慮教育金規劃。
4.長輩投保不宜遲
筆者一位朋友的雙親身體欠佳,他想為老人們投保醫療類保險,但是,代理人得知他的父親今年65歲、母親66歲後,表示老人購買醫療類保險,保險公司的體檢要求非常嚴格,很可能會因健康原因被拒保或要求增加保費。因此,建議他還是別為父母投保了,會很不划算。
的確,目前市場上的保險品種雖多,但大多對投保年齡有一定限制,上限普遍在55歲、60歲和65歲左右。由此,為避免出現老人無保可投的尷尬狀況,爭取獲得更多對比選擇保險產品的機會,為老人購買保險宜早不宜遲。尤其從費率角度考慮,在父母尚年輕時為他們投保,保費相對更便宜。如果投保年齡相差10歲,購買同一款產品的保費有時會相差20%甚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