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監測北京空氣污染數據打架該相信誰

發表:2011-11-01 22: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連日來大霧籠罩,空氣污染情況惡化,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監測數據顯示,北京昨天的空氣污染已經達到了「危險(hazardous)」水平;不過,北京環保局的相關數據則顯示,截至昨天中午12點,當地的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僅為132,只是屬於輕微污染;這與美國大使館監測的情況有所出入,引來中國民眾關注。據《聯合早報》今天(11月1日)的報導,美國駐華大使館是於兩年前開始在北京的使館區內,設立空氣監測站,並定時將最新數據上傳到互連網上。

而根據該網頁顯示,截至昨天下午12時,北京的24小時空氣污染情況已達「危險」水平,是六個級別中最嚴重的一個。雖然從昨天下午1點許,污染情況有所好轉,但也只是被下調一級,依然屬於「非常不健康(very unhealthy)」的水平,這是北京連續第二天的24小時空氣污染情況被指「危險」。在美國當局的定義中,「危險」水平代表所有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可能出現一些引發急病的情況。

可是,北京市環保局昨天公布的最新數據則沒有那麼嚴重,報告稱,北京市本月共有19天空氣質量達到優良水平,另外12天則為輕微或輕度污染。與此同時,針對中美雙方的上述數據差異,《環球時報》昨天就發表社評說,中國公眾對各級政府總是「對壞消息輕描淡寫」的印象,使得很多人會在心理上誇大個人對污染的實際感受,與政府數據之間的差距。因此,中國各地政府「必須建立起污染監測的絕對權威性,不要隱瞞任何相關信息」。

不過,在微博上,許多中國網民就直呼近日北京的大霧為「毒氣」,有網友甚至呼籲朋友們戴口罩出門,因為北京的「毒氣」越來越讓人擔心了(網民「樂活北京」)。針對公眾的擔憂,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忠日前在微博上回應說,美國大使館的空氣質量報告只是供內部所用,他也進一步指出,中國的空氣質量報告監測的是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據瞭解,美國駐華大使館所監測的則是直徑在2.5微米以下、也稱PM2.5的懸浮顆粒,PM2.5對健康的危害,近年已獲學術界認定,不過許多國家依然沿用原有的空氣污染測量方式,尚未將PM2.5列入監測範圍。

報導又說,中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昨天在中國氣象局網站上指出,由於目前中國東北部依然瀰漫著大霧,因此空氣中的污染物恐怕不容易消散。「污染物本身在大霧形成過程中也是關鍵因素,比如氣溶膠粒子可以作為霧的凝結核,使霧更濃」。據悉,連日來的大霧,已對華北地區的交通造成較大影響,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前天也因大霧取消了逾160趟航班,另有49趟航班延誤滯留。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