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一座文革博物館在廣東開館,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中國官方對此卻保持緘默。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的中共領導人發起一場「文化大革 命」,導致無數的中國人死於非命。中國官方雖然把文化大個革命定為「十年浩劫」,但是迄今為止,並沒有對這場浩劫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
第一個文革博物館在澄海開館
經過差不多10年籌備,中國第一個「文革博物館」終於在廣東汕頭澄海開館。1985年呼籲建立文革博物館的中國作家巴金已經超過百歲(巴金已於2005年逝世)。還沒有消息報導長期臥病在床的巴金對這個文革博物館的誕生有什麼感想。
文革博物館策劃推動人、汕頭退休幹部彭啟安希望能保持低調。他認為,不少媒體已經對博物館做出報導,他自己就不要出來講話了。
北京的政治學者陳曉雅說,在汕頭能出現這麼一個文革博物館,就是實現了巴金的願望:「我覺得,在汕頭做起來,就是實現了巴金的願望。巴金並沒有說是一定要國家來做這件事。」
探究文革發生的根本原因
陳曉雅說,一個惡的東西,是怎麼產生的?很多人有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如果說,文革就是一個惡事物,那它又是如何「強加」到中國人頭上的呢?中國人就那麼愚蠢?陳曉雅說,如果就這麼簡單地下結論,不利於防止它再發生。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1972年就問道,文革參加人數這麼多,這麼大的浪潮,誰也擋不住,究竟是什麼力量推動的?「這裡面應該有社會原因,歷史原因。」胡耀邦說:「中國有長久的封建傳統,恐怕跟這個有關係。」(李銳:大家眼中的胡耀邦。爭鳴 2005年6月,第74頁)
「不批判文革,中國沒有希望」
北京政治學者陳曉雅說:「文革是一場以革命名義進行的大規模的權力易手運動,期間伴隨著對公民生命的戕害,對人的尊嚴的踐踏,對國民經濟的破壞和對文明的摧殘。」
因撰寫小說《歐陽海之歌》而在文革初期紅極一時的軍隊作家金近邁,後來被關進秦城監獄多年,受過酷刑,遭到毒打。文革後,他說,他現在最想說的是,不批判 文革,中國就沒有希望:「如果一個13億人口的偉大的,強大的民族,都不認真反思自己做過些什麼,那是一個不清醒的民族,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開放》,2005年5月,第15頁)
「文革提多了對中共形象不利」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在文革中被抄家、批鬥,三次關牛棚,並從1974年起被關押多年,直到1982年平反獲釋。他說,當局對文革的態度,可以說是一種 兩難的矛盾心理:「文革是中共的創傷。他們自己也承認是一個‘罪行’、大災難,浩劫。但文革多提了,對中共形象是不利的。」
孫文廣說,要查文革,就不是只否定毛澤東,連周恩來、鄧小平都難辭其責,最後要否定到共產黨頭上。他說,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局要淡化文革。孫文廣說,在這種「淡化教育下」,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文革為何物了。
「必須清算毛澤東影響」
1989年5月參與污損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像的湖南小學老師余志堅,因為這個舉動而坐了12年的監獄。他最近對記者說,必須清算毛澤東的影響:「80年代初,我們就探討中國的問題。那個時候,就認識到毛澤東的所作所為對中國的很壞的影響,認識到非要徹底否定毛澤東不可。所以,我們89年的所作所為,完全是深思熟慮的。「
余志堅說:「請允許我鄭重提議:將天安門廣場的那座棺材建築中的‘木乃伊’遷走!將其改造為中國文革博物館!陳列相關歷史文物,讓中華民族之每一分子都來反省和懺悔,以此警示國民,告誡子孫,勿忘文革國恥!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