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現在已過半,A股市場的表現只能說是乏善可陳,但與低迷的行情相比,發生在A股市場中的「雷人事件」卻「異彩紛呈」,在給股民帶來茶餘飯後的談資之餘,也讓人心中感到一絲無奈,A股市場的正規化建設依舊任重道遠。
1、中國神華 「吹牛」回購
4月11日,中國神華在其股東大會通知中再次提出回購股票的議案,宣稱要回購最多10%的流通A股股份。可是細心的股民稍加計算便發現,中國神華的流通A股總量約為163.11億股,但除去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持有的流通股145.11億股,中國神華在市場上的有效流通股份只有18億股,而中國神華10%的流通A股等於16.3億股,這相當於說中國神華要將當前市場上有效流通的9成公司股票全都回購了。這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這麼一個消息,市場還能理解成利好,認為是產業資本看好股價的表現。
2、ST珠江紙上「摘帽」
今年以來,百花村、豫能控股等大批成功扭虧的「ST」公司,在弱市當中演繹了一段段令人欣喜的摘帽行情。ST珠江也曾讓大家看到了類似的希望,早在今年4月6日,ST珠江就曾公告稱向深交所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其他特別處理」。然而,尷尬的是,公司申請「摘帽」的豪言壯語最終卻變成了一個「玩笑」。由於會計核算錯誤,公司誤將龍珠三期項目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收益1953.56萬元作為主營業務核算並計入經常性損益,結果公司的「摘帽」申請被交易所駁回。
3、中國寶安石墨烯疑雲
1月份,湘財證券、平安證券等4家券商幾乎同時發布了關於中國寶安擁有石墨烯礦的相關研報。這些研報發出後,中國寶安股價一飛衝天,但中國寶安卻明確對外否認擁有石墨烯礦。短時間內湧出的矛盾信息不僅讓投資者無所適從,更讓不少投資者蒙受了損失。鬧劇最終的結果是湘財證券等4家券商被通報批評,而中國寶安也因為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問題,被深交所處以「公司運營總裁、董秘和公司三方面通報批評」。
4、茅台高管搞笑億元年薪
4月8日,白酒巨頭貴州茅台發布了年報更正公告,公告稱高管薪酬所用單位應該是元,而不是公告中的「萬元」,如此雷人的年報,竟赫然出現在堂堂白酒巨頭的年報中。據貴州茅台更正前的2010年年報顯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年薪綜合是1542.89億元,實際領取495.5億元;而更正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年薪綜合是1542.89萬元,而實際領取額是495.51萬元。更正前後,一字之差,公司高管薪酬瞬間「損失」1542.73億元。
5、八菱科技IPO猝死
6月8日晚間,八菱科技和其保薦機構民生證券聯合發布公告稱,雙方決定中止發行,這也讓八菱科技成為了A股有史以來第一家由於詢價機構數量不足而導致發行中止的上市公司。根據保薦機構民生證券的統計,提供有效申報的詢價對象共計19家,不足20家。八菱科技宣布中止IPO的消息立即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市場各界對於首例發行失敗案例的出現給出了掌聲。
6、駱駝股份涉嫌欺詐上市
6月2日上市的駱駝股份尚未從登陸A股的喜悅中完全回過神來,就不得不面對投資者對其「欺詐上市」的拷問。有媒體報導,駱駝股份在IPO期間曾因污染問題收到當地環保部門要求公司停產整治的四份通知,但不知為何,駱駝股份竟通過了IPO過程中的所有審查,順利於6月2日上市。雖然駱駝股份矢口否認曾收到過環保部門發出的整治通知,但事情鬧到這個地步,要想無聲無息的收場已無可能。如果駱駝股份真的是被環保部門勒令停產後卻成功上市,無疑是證券市場的一大醜聞。這個事情不徹底查清楚,以後一定還會有類似的公司來打資本市場的算盤。而且這種僥倖心理會蔓延,遇到別的影響發行的重大事項也會冒險闖關。
7、涪陵榨菜賣出燕窩價
2011年券商研報亂象不斷,「寶安石墨礦研報門」剛剛平息,中信證券又鬧出「2200元榨菜事件」。實際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本來異常簡單:涪陵榨菜從2001年開始製作「沉香榨菜」,2007年這一被定位為禮品榨菜的產品開始在市場上銷售,原本一切都很平靜正常。不料,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黃巍發布《推高端產品拉升企業形象》的研究報告卻似平地起驚雷一般將「天價榨菜」推向風口浪尖,招來無數板磚。隨後事態的發展更加出人意料,黃巍本人則將「天價榨菜」稱之為「搞噱頭」。
8、上市銀行食言再圈錢
「完成此次再融資計畫能滿足本行未來2∼3年內的資金需求」、「此次配股事項完成後,未來3年本行都不會有再融資行為」……這是2010年上市銀行再融資大潮襲來時各銀行作出的承諾。然而時隔不到一年,此前不再進行融資的承諾猶在耳畔,如今卻已被上市銀行拋在腦後。據統計,計畫或已經在今年實施再融資的上市銀行就有浦發銀行等總共9家,募資總額5492.03億元,遠超2010年2717億元的上市銀行再融資金額。其中,去年剛完成了近220億元配股且承諾「未來三年不融資」的招商銀行又準備發行2268.5億元的金融債。
9、券商薦股漏洞百出
券商每年年初時發布的投資策略和「金股」,常常被投資者按圖索驥,甚至被一些投資機構馬首是瞻。然而,2011年的A股行情剛剛走完一半,不爭的事實便已證明,追隨券商薦股或許會比自己選股虧得更慘,在納入本報觀測的30家薦股券商中有29家推薦的金股在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為負,270只金股中只有53只在上半年錄得正漲幅,其中漲幅在10%以上的僅有22只。
券商不僅在微觀的薦股方面頻頻走眼,就連宏觀的大盤走勢也把握不準,筆者在今年年初收集了36家券商的2011年投資策略報告,當時共有19家券商看多2011年走勢,看平與看空券商數量分別為16家和1家,多方勢力明顯佔優。然而半年之後,當初唯一看空的中投證券所預測的2500~3000點反而成為了與市場實際走勢最為接近的判斷。
10、業績變臉竟成常態
隨著3月份的到來,2010年年報開始進入密集披露期,然而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一批曾經預告業績一片大好的公司紛紛撕下了「畫皮」,其中更不乏由巨盈轉向巨虧的個案,讓投資者大跌眼鏡。據統計,在今年的年報披露期內先後有87家上市公司業績大變臉,由此前業績預告的預盈轉變為2010年年報中的虧損。
其實,上市公司盈利預測出現一定的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兩個月間就發生由盈轉虧的巨大變動,似乎怎樣都說不過去。更令投資者鬱悶的是,對於業績變臉原因,各家公司都言之鑿鑿似乎都是一副「無辜」之態。長此以往,部分公司隨意甚至不負責任的發布業績預測公告不僅會給市場帶來嚴重的危害,更將深深傷害廣大的中小投資者。
来源:重慶商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