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90年,日本都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經濟體,幾乎沒有人預料到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日本所發生的事情。今天,人們對中國取得的成就更為驚嘆。這個巨大的經濟體能夠汲取教訓、明白輝煌的成功通常預示著驚人的失敗,這有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日本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在1950年相當於美國水平的五分之一,到1990年躍升至美國水平的90%。不過這種壯觀的趨同之勢卻出現逆轉,到2010年,日本人均GDP下降到了美國水平的76%。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開始實施時,中國的人均GDP僅為美國水平的3%,今天已經躍升至美國水平的五分之一。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中國是會繼續這種令人矚目的增長,還是也會讓世界失望?
為持樂觀態度辯護很容易。首先,中國有經事實證明的成功經歷,1979年至2010年之間其年均經濟增長率達10%。其次,中國的生活標準離達到高收入國家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美國為參照,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僅為日本1950年的水平,日本在那之後又經歷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高速增長。如果中國能與日本的經濟表現相當,那麼到2035年其人均GDP將達到美國水平的70%,其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和歐盟經濟規模的總和。
不過也存在反對的意見。首先,中國巨大的規模是一個劣勢。具體來說,這種規模決定了中國的崛起會對資源需求造成遠更巨大的影響,超出我們以往的經驗。此外,這種轉變造成的政治影響,可能會對一個共產黨掌權的國家造成干擾。然而,也能以純經濟學的論證說明,經濟增速的放緩會比多數人預期的更加突然。
這種論調的依據是中國現狀的兩個特徵。其一,中國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學家們日益認識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因此,隨著經濟發展程度越來越高,維持生產力的快速增長並駕馭規模巨大的結構調整會很難。過去60年中成功完成這個任務的經濟體幾乎只有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
幸運的是,中國與這些成功的東亞經濟體在文化和經濟上極其相似。不幸的是,中國與這些經濟體一樣,經濟增長模式都由投資主導,這既是優勢又是劣勢。而且這種模式在中國尤為極端。因此,有理由說這種模式在中國會比在日本(其情況可能沒那麼扭曲)更早造成問題。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親口表示中國經濟「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在3月北京召開的2011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上,就十二五規劃展開的討論讓我清楚認識到中國所面臨經濟挑戰的性質。這套新的規劃要求對經濟增長的步伐和結構做出重大調整。具體而言,經濟年增長率預期將降至7%。更重要的是,預期中國經濟將實現再平衡,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並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前者的結果。
問題在於政府是否能夠平穩實現這些轉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它們不能。他的觀點基於下述看法:在投資導向型增長模式中,抑制家庭收入以補貼投資發揮了關鍵作用。消除這種抑制——加快消費增長的必要條件——可能會導致產出大幅放緩以及投資更大幅度的減緩。政府補貼的產能擴張對增長的推動作用, 不亞於供給與最終需求的有利匹配。而這可能會突然終止。
事實上,投資增長遠遠快於GDP。從2000到2010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速為13.3%,而個人消費年均增速為7.8%。同期,個人消費佔GDP比重從46%驟降至34%,而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則從34%,上升至了46%。
佩蒂斯教授指出,抑制工資增長、大規模擴張廉價信貸與壓制匯率,都是將收入從家庭向商業部門轉移、進而從消費向投資轉移的手段。哈佛大學(Harvard)的德懷特•帕金斯(Dwight Perkins)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每多生產1單位GDP所需要的資本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3.7:1,上升至了本世紀頭十年的4.25:1。這也表明邊際回報率在不斷下降。
這種增長模式若要如政府所希望的那樣發生逆轉,那麼投資增長必須遠遠低於GDP的增長。這正是上世紀90年代日本所發生的情況,其後果是災難性的。佩蒂斯提出的論點是,強制性投資策略通常都會突然終止。問題是究竟會在何時。在中國,鑒於投資規模如此龐大,它可能會在比日本更早的某個增長階段發生。他認為,目前實施的投資中,有很大一部分如果沒有那些人為的支持,將無利可圖。他指出,信貸的迅速增長就是一個信號。瑞士銀行(UBS)的喬治•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在2011年5月3日的英國《金融時報》上也撰文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信貸密度在急劇變大。這也讓我們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試圖維持由投資引導的國內需求的增長,結果導致了毀滅性的信貸擴張。
隨著增長放緩,投資需求必將萎縮。按照7%的增長率計算,所需要的投資率(投資佔GDP的比重)可能會下降多達15%。但將收入向家庭轉移的嘗試,可能會推動更大幅度的下降。投資這個增長引擎,可能會變成經濟停滯的源頭。
樂觀的看法是,中國的增長潛力如此巨大,所以它可以輕鬆駕馭規劃中的過渡。悲觀的看法是,一個將一半GDP用來投資的國家很難順利減速。我預期,中國放緩經濟增速並加大對消費依賴的轉型將困難重重。中國政府很有技巧。但它還沒有在水上行走的本事。況且,未來十年它必須行走的水面將會波濤起伏。可要小心波浪啊!
原題 中國重走日本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