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在全國政協分組會議上說,「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因為他們讀完就不回去了」。原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方勵之等人表示,這句話的歷史觀有問題,客觀上是對農村孩子的歧視。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有關「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的言論,在網際網路上不脛而走,相信這句話的知名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高。孔老夫子地下有知,一定感到高興,因為他老人家的「父母在,不遠遊」 的教誨在二十一世紀有了新的翻版。
細讀媒體的相關報導,王平館長的話與其說是有意歧視農村的孩子,還不如說她也許是為農村好,甚至是為農民好。她的邏輯是,要保護中國文化,就要保護農業文明,而最能體現這個文明、這個文化的就是農民。
但是,旅美教育家、原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方勵之說,中國是個農業國,但是沒有理由認為中國必須永遠是農業國。方教授說,王平的歷史觀是靜止的:
「她對歷史的看法是完全不對的,是靜態的。中國是農業社會以前確實是這樣。可以說在古代時候,不是農業國就是牧畜國。現在在現代化的大潮之下,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國家都逐漸地走向工業化。實際上工廠中國已經工廠化了,不管它正確不正確,但是這是世界的潮流。農業用的人越來越少,工業需要人越來越多,這是個潮流,所有文化也應當跟著這個發展,跟著這個走,跟著這個變化。所以沒有一個靜態的說中國老是一個農業國。我覺得這種說法如果他是歷史博物館的人可以理解。整天看那些古東西,那是靜態地看它,現在已經發展到這一步,農村人口就是在逐漸減少,所有的世界各國都是這樣,沒有說老保持農業人口佔80%的。實際上最早歐洲就是變了。我問她今後為什麼一定要農業國?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在生產結構上這樣一個變化。所以實際上教育要適應這種發展,不是要保持這種80%是農民,20% 是城裡人這種狀態。這種肯定是沒有前途的。最後變成中國整個是個博物館。」
方教授說,王平的觀點是見識問題,而不一定是動機問題:
「我覺得她確實見識太少。她倒不一定是壞,她就是沒有見識,沒有看到歷史整個從古代到現在變化了多少?文化不是死的,文化是在變化的。以前最早是茹毛飲血,現在指不定什麼樣子了。人類社會永遠是在發展的,古希臘的哲學家說,不能回到同一盆水裡頭去。」
僑界知名人士張聞選博士表示,王平有關不鼓勵農村孩子讀大學的觀念是不對的:
「這當然是不對的。不應該有這個觀念。我覺得農村不農村大家都應該平等。從前那些有很多有腦筋的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嘛。」
旅美權益人士劉念春表示,王平有關不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的言論,客觀上是要加固不合理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
「這一席話不管它用意如何,她骨子裡實際上帶一種歧視的意味。你本來二元社會本來就不合理,不公證,她現在不但不想解決這不公正,還想加深鞏固這種不公正。農村的孩子為什麼不能上大學?農村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是一樣的,而且你只要把農村建設的好,現在不是經濟不是搞上去了嘛,國家富裕了嘛。可以在農村提高它的基礎建設,而且農村它只要福利待遇高,好些人願意回流到農村。因為有些人喜歡農村生活安逸、安定。人各有志,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只要你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上去了,那這些不成問題。她說中國農村文明,農村文明是過去的一種記憶。到現在實際上任何文明的發展它都是一個過程,你不能老停留在過去階段,發展是一個過程,要農村和城市發展過程中慢慢就趨於一致了。也就是說,一定要發展到那個條件了,你分辨不出城市和農村有多大區別。像美國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村和城市基本沒什麼區別。」
劉念春用「沒有忌諱」來形容王平在政協會上的發言:
「她說話沒什麼太大忌諱。只要不影響到共產黨的根本利益,說話是比較開放的,不像以前一見階級鬥爭,說話就要前瞻後顧。現在,你只要不觸動共產黨的根本利益,一般說話還比較開放。她只能在這種情況之下說出了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位權益人士表示,王平的言論可能會對農民的感情造成傷害。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