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唐安妮編譯】作家和教師麥克•克洛斯(Michael Grose)曾這樣描述家庭裡的第一個孩子:
「第一個孩子在家庭裡比較受尊重、但又有點不容易。他們常被父母寄予過高期望。如果是男孩,那更是這樣。在一段時間裏,他們曾得到父母、甚至祖父母全部的愛,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
但第二個孩子的降生改變了他這尊貴美妙的地位,所以第一個孩子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對父母展示他比他的弟妹們棒的多,「媽媽您看,弟弟又調皮了!」
我第一個孩子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但恐怕有很多事是我自己造成的。
他是個敏感、很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哥哥,喜歡做正確的事。但有時他也會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不是圍著他轉。當他還在蹣跚學步時,我們一天讀四十本書給他聽。當時也沒覺得太過頭,因為他是我們唯一的孩子,我愛讀書,念大學時學的是英文,而且他也非常愛書。每當他拿著一本書鑽進被窩、奶聲奶氣的對我說「請讀」時,我就覺得沒法說不。老天,那是一本書啊!後來我丈夫不得不限定一次只能讀五本書,以使我們的生活能稍稍恢復正常一點。
到老二時,我們當然也讀書給他聽,但一天讀四十本就不可能了。只是白天有時間時隨意讀一兩本,睡前再讀兩三本。
一出生他就得習慣分享,和哥哥分享玩具、父母的關注、甚至自己的房間。分享是他得接受的現實,不管他是否喜歡。他沒有嘗過那種整個世界圍著他轉、父母隨時聽他吩咐、所有玩具都只屬於他的滋味。所以分享對他來說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很能體現出我第一個孩子的自我中心性格。
學校放假時,我們和他一位同學在公園裡愉快地野餐,然後一起連續玩了兩個小時。下午又去拜訪了一位好久不見的、他幼兒園時的小夥伴。
這樣,一整天都貢獻給了他。
當晚,我們還準備去見一位我認識了21年的老朋友。因為好久沒見了,我很期待。誰知和老大一說,他拋來一句,「我不想去。」當時我就大發脾氣,喋喋不休的教訓起他來,「我們一整天都在為你做事。而這是我想為自己做的一點事。不是什麼都只有圍著你轉。有時不喜歡的事你也得做,就像我早上為你做的,為了你能和你朋友能在公園裡連續玩上幾個小時。」
然後我突然意識到這也是我自己造成的。是我讓我們的生活、他的生活,都只圍著他轉。不是故意的,是自然就成了這樣。因為他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我們初為父母充滿新奇、激動,對他百般疼愛。
對老二我們也同樣疼愛,但我們已不是第一次做父母,而且還有另一個孩子分割我們的時間。
出生順序不能定義一個人,但確實有助於瞭解一個人的性格來源。
有些事是應該責備我們做父母的。我們自己創造了這樣一個圍著孩子轉的世界,一邊又教訓孩子說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