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很多人每天都會洗澡。但是,往往越是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細節。這麼個小小的洗澡事情,究竟隱藏著多少知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洗澡的好處還真不少。洗澡不僅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 既然洗澡的益處這麼多,我們就應該更加認真地對待洗澡。
一、洗澡的基本要點:
1.次數:
夏季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每天應沖洗1次。
而冬、春、秋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
2.水溫: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發生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適度。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於10℃為好。
3.時間: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4.順序:
正確的洗澡順序,你知道嗎?據說99%的人都是錯的。
沐浴不僅關係到美容這一頭等大事,而且對於消除疲勞、改善睡眠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你可能並不知道,沐浴也是有正確順序的:洗臉、洗澡、洗頭。
「沐浴序曲」之一:洗臉
為什麼要把洗臉放在第一?原來,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產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將臉洗乾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佔據著本不應該屬於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別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
此外,不要以為晚上睡覺就不會被灰塵攻擊,所以一天內洗臉的次數就應是:起床一次、午休前一次、晚上洗澡前一次,一共三次。沐浴時洗臉要用溫水,因為若長期使用偏高溫度的水,會促使皮膚老化,所以為保持皮膚的青春請一定要用溫水洗臉。
「沐浴序曲」之二:洗澡
洗澡時水溫可以偏熱,這樣能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擴張毛孔,將身體汗垢徹底排出。人體每排出一公斤汗水,約可帶走540卡熱量。讓自己在攝氏40度的熱水裡淋浴10分鐘左右,就可消耗200卡熱量!在輕鬆的沐浴中愉快地減了肥,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時間要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並且保證通風良好。洗澡時,閉上眼睛,盡量放輕鬆。讓噴頭在肌膚上來回揮灑,一番沐浴完畢,肌膚與心境都能得到充分的解壓。
「沐浴序曲」之三:洗頭
頭髮在蒸氣的氤氳中得以滋潤,此時,洗頭的最佳時刻就已來臨。
先將頭髮在水中充分濕潤後塗上洗髮水,把頭髮置於頂部搓揉片刻,用清水沖洗,切記一定要衝洗乾淨,再均勻抹上火局油膏或護髮素,輕輕按摩三到五分鐘,用寬齒梳梳順,洗淨。最後,用清水徹底沖淋全身。自此,「水浴美女」的沐浴三步曲就宣布大功告成了。
5.洗澡的正確方法:
全身:
洗浴者應仰臥浸泡在浴盆或專門設計的礦泉浴池裡,以水浸平乳頭為佳。時間根據情況而定。水溫42℃以上,入浴時間10-20分鐘即可;水溫35-37℃,浸泡時間可長達1小時以上。不管時間長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稱浴摩法,亦可用柔軟毛刷輕輕刷摩局部。
半身:
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裡,根據需要,水面平臍或平腰,浸泡在礦泉中。上身覆蓋大毛巾,避免受涼。
淋浴:
是指用特製水管噴射身體某一局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管口離皮膚約20厘米,逐漸移至15厘米,水溫在40至50℃,每次噴射5分鐘,隨後入浴10分鐘。現在,有些淋浴器噴出的水,是從不同的方向噴到身上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穴位的‘按摩’。淋浴的好處有兩點,一是預防交叉感染;二是對穴位的‘按摩’。現在的衝浪浴,水從不同的方向衝向人的身體,也是對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處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藥。
浴中按摩:
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鐘,同時對身體進行按摩。可利用靜水的壓力、水的浮力活動肢體及患部。洗浴時,可以結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絲瓜絡,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通經活絡的作用。還有中藥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輪一樣,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於它比較硬,能搓掉腳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現在的化纖浴巾要好。
洗澡,是消除皮膚污垢,保持皮膚健美的最基本手段。經常沐浴,不但可以洗去皮膚表面的污垢、各種分泌物和皮屑,而且可以改善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起到消除疲勞、健美肌膚的功效。
二、洗澡的九個注意事項:
1、不可熱水長時間洗浴
許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喜歡洗熱水澡,甚至長時間浸泡在浴缸中。豈不知這樣做是不科學,甚至是危險的。水溫過高,皮膚、肌肉血管擴張,血液存積於全身,回心血量減少,供應大腦和心臟的血液隨之減少,加之出汗多丟失體液,極易造成暈倒甚至心臟病發作。
另外,長期熱水浴還可導致皮膚過早老化,不利於皮膚健美。因此,用溫水沐浴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
2、盡量少使用搓澡巾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原來的普通毛巾,用起了搓澡巾。然而,科學調查表明,除了方便外,尼龍搓澡巾對皮膚健康幾乎沒有什麼益處。首先,搓澡巾質硬而粗糙的表面直接損傷皮膚,使表皮角化層過多地被搓擦而脫落,保護作用減弱。
其次,使用搓澡巾,還可傳播一些皮膚傳染病。傳染性軟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傳染性軟疣俗稱水瘊子,是由傳染性軟疣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傳染病。正常的皮膚表面有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形成的酸性保護膜,以及角質層的保護,病毒不侵入。當皮膚的保護作用減弱或有微小缺損時,病毒就鑽入皮膚引起一個搔癢的丘疹。這些丘疹內有病毒存在,一旦被抓破或搓破,病毒就會傳播開來,引起更多的皮疹。據調查,使用搓澡巾的人患這種病的機會要比不使用的人高4—10倍。尤其是與他人共用搓澡巾,傳染的機會更多,經常使用搓澡巾,還容易得癤子、膿皰瘡等皮膚病。因此,許多醫生呼籲人們慎用或不用尼龍搓澡巾,即使使用,也不能用力搓擦,更不能全家共用一個搓澡巾。
3、洗澡不可過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居住條件的改善,許多家庭有了浴室。一些人認為:洗得越勤,洗得越乾淨,就越有利於健康。因此,每隔1—2天,甚至每天數次洗澡,同時還使用肥皂、香皂等用力擦洗。這樣,有人患了皮膚乾燥、搔癢症,有的皮膚失去光澤,甚至出現了脫屑、破裂。
其實,洗澡的次數並非越多越好,因為洗浴和潔身劑過多地消除了皮膚表面具有潤澤保護作用的皮脂膜,使皮膚變得乾燥。出現脫屑和裂縫。這樣,皮膚反而容易受到細菌等微生物的侵襲。
還有的中老年人,本來皮膚就較乾燥,出現搔癢,卻認為是皮膚不乾淨所致,每天用熱水甚至鹽開水洗滌,使皮膚神經末梢受到刺激,結果加重了搔癢。
因此,皮膚病學者認為,洗澡不宜過度,冬季1週左右洗一次就可以了;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時,也只提倡略:中洗一下,洗去汗漬即可。皮膚乾燥的人,洗澡不宜和鹼性大的肥皂或香皂洗滌;患有濕疹、皮炎、皮膚搔癢症的病人,更不能過多洗浴。
4.避免冷水洗澡,特別是女性
醫師說,洗冷水澡時因水溫過低,人體會感到寒冷,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勞,還易引起感冒,應盡量避免。
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塬因,特別是在經期,哺乳期,懷孕期間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會引起女性內分泌失調,閉經,腹痛,而且許多細菌也會進入陰 道引發陰道炎等婦科疾病,嚴重的對女性以後懷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可以長期堅持用冷水洗臉,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預防感冒、鼻炎的作用,還可使皮膚變得更有光澤更有彈性。
5.發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6.飽餐後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7.酒後不宜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塬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8.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9.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三、科學洗澡 有效防病
1.食慾不佳時
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20攝氏度左右的水在胸口周邊畫圓式運動,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複五六次。
2.肌肉疼痛、脖子僵硬時
在疼痛部位以40攝氏度的熱水噴5分鐘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頭、肩和腰部,可以邊沖邊做柔軟運動,頸部前後左右轉動,可促進血液循環。
3.手腳經常冰冷者
即使在夏季也有手腳冰冷情形的人,可用冷、熱水交替沖浴,使皮膚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先用43攝氏度的熱水,充分暖身後,再用冷水沖10秒鐘。反覆5遍。
4.在冷氣房待太久,全身發冷時
用43攝氏度的熱水沖浴肩部和膝蓋以下。沖肩部時可將蓮蓬頭固定,做肩部上下運動。沖腳時,邊沖邊做踏步運動。
5.腰痛時
用43攝氏度的熱水在腰部周邊來回衝浴,最好邊沖邊做腰部伸屈運動。
6.足部有浮腫現象時
先用43攝氏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衝浴。之後再用18攝氏度左右的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可邊踏步邊沖。重複5次。
7.神經性便秘時
沿著腸部位用43攝氏度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攝氏度的溫水沖10秒鐘。反覆5次,可讓大腸的動作活絡。
8.腳部疲勞、沈重時
以43攝氏度的熱水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