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恐慌將損害中國經濟 (圖)

發表:2010-11-22 13: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10月份出人意料的通脹漲幅——同比上漲4.4%—— 嚇壞了全球股市與大宗商品市場。中國政府宣布了這條令人不快的消息以及抑制價格進一步加速上漲的措施(銀行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及可能的價格管制)後,全球投資者便立即開始拋售股票和大宗商品,因為他們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食品、大宗商品和房地產價格的不斷上漲,加劇了通脹的螺旋上升。一些中國分析師甚至指稱近期的自然災害導致農作物減產,加劇了價格的上漲。但推動中國的通脹恐慌的,是比不合作的天氣更為根本和強大的力量。

首先是中國政府過去七年奉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在此期間,M2貨幣供應量增長了3倍多。負利率與大規模信貸增長的綜合作用,是中國樓市泡沫與廣泛通脹壓力的最直接致因。除了過剩的流動性,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主要由人口特徵所推動)與大宗商品價格,是推高中國通脹的另一個強有力的長期變數。

表面上看,投資者似乎反應過度。10月份的通脹數據確實糟糕,但中國距離價格上漲失控還很遙遠。不過,投資者最擔心的(而且很有道理),其實是北京方面現在採取的抗擊通脹政策措施的附帶影響。

顯然,隨著利率上升及政府採取行政手段收緊信貸發放為經濟降溫,中國的增長將會下滑。但大多數分析師已經預料到中國的增長會減速。就連最看好中國的擁護者們都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年增長率會從現在的10%下降到7%-8%。

更令人擔憂的是旨在戳破房地產泡沫的政策。中國過去幾年的信貸繁榮,導致了房地產價格非可持續的上漲,工業產能的迅速擴張,地方政府的過度舉債。如果北京真的想對抗通脹,那就不只是實施幾項價格管制那麼簡單。

這進而意味著中國要進一步提高利率,削減銀行放貸。你只能想像一下,對於膨脹的樓市以及過度擴張的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此類措施會產生何種影響。

不過,這或許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即使政策轉變為抑制價格上漲,但中國經濟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失衡還是會使得房地產泡沫持續存在。即使中國領導人敷衍塞責,採用折中的辦法對待通脹的根本原因,這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處理。

政治肯定會阻礙這一切得到解決。在共產黨準備在未來兩年選出新一代領導人之際,北京可能會變得極其反對冒險,熱衷於推遲實現經濟再平衡所必需的痛苦改革。當然,最終他們將不得不清理爛攤子。但推遲意味著到時候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本文作者為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治學教授,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客座高級研究員。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