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住了7天院 賬單讓我吃驚不已

發表:2010-10-05 00: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茫茫環宇中,若有星球人,那就一定有星球人誕生的樂園,也有星球人療傷養護的地方,更有星球人老矣安息的場所。在地球上,這就是常見的醫院了。

這次因病,夜間進了家居附近的公立醫院。除了剛進院時的發燒,精神迷糊外,不發燒時,腦子也算清醒,有更多的時間在觀察著醫院病房是如何運作的。用一個完全是門外漢的感覺說──還是滿新鮮的。

感覺上,急診室是突發住院必須經過的一道坎。那裡的醫生診斷後,認為求診者需要住院,就會很快安排病人進入病房。第一次因病住入醫院,自以為在病房可以見到更高明的醫生給予治療。誰想到看到的都是護士,她們已經為我做了許多治療上的準備,例如抽血化驗、收集尿液、吃退燒藥、那天晚上至少輸了三大包四小瓶不知是什麼的液體,還喝了難喝的藥水,當然我相信當晚她們不是「擅作主張」為我治療的。直到第二天,才見到了巡房醫生,我被告知患了尿道炎,白血球超標,血裡還有惡菌,說需要打抗生素針水才能應付。於是,一天三針抗生素都通過那個固定在手背上的針口打進去。

這間醫院,每一個病區估計可以收容七八十號病人,連走廊上都有床位,相當擁擠。同房有8個病友,有先來的,亦有後來的,有屎尿不能自理的,亦有大口痰大口痰的。從探病的家屬情況看,有家境富裕的,也有打工一族的。你若仔細觀察護理人員對病人的態度,醫院沒有因人施藥,採取的是因病施藥,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護理人員照顧病人,讓人感覺人間有情,清理屎尿是如此的乾淨利落,不能自理的病友相應會得到更多的照顧。

那麼,是誰在治療這些病人? 僅僅是大膽的猜測──病人一進到病房就已經有了治療方案,這有賴於香港醫院有著全港居民的醫療記錄,所以醫院能夠很快做出醫療決策,這絕不是個別名醫察顏觀色後的診斷。病房內,除了幾個巡房醫生在規定的時間出現外,你看不到更多醫生,一整天穿梭在各病房裡的是更多的扮演不同角色的護理人員。每天早上 8點,護士把病人的兩本檔案資料放到病人床頭,然後由病房內的護理人員記錄著各種數據,如打針吃藥、體溫、血壓、心跳、血糖、食慾及大小便等等。傍晚再把病歷收回去,把資料輸入電腦裡。因此,若問我的病是那個醫生治好的? 真的不知道,只記住是整個醫院的好,護理人員的盡心照顧,他們彷彿是日夜不停運轉的機器其中一個零件。轉院時〈去康復醫院繼續打針〉,對他們說一聲多謝你,也感覺到他們善意的微笑。

不由然想到有的地方的醫院,病人要向醫生等送紅包,希望能夠得到好一點的護理。說實在的,醫護人員治病救人本是充滿著愛心的高尚職業,醫護人員的情操應該比常人高尚很多。但醫護人員利用病人的疾病,趁機收受紅包,道德上、品味上簡直不如街頭的小偷。病人治病要花錢,還要費神打點醫生的紅包錢,這是一個社會的苦澀笑話。這惡習其實不難根除,只看當局「為」還是「不為」,像足球反貪一樣狠狠一擊吧!

我想這是最關心的話題:住了7天醫院,一共花了多少錢?出院時的帳單合共港幣 25,200 元。但因為是公立醫院,香港政府津貼了 24,500 元,7天只收病人的伙食費700元,香港居民享受的基本上是免費醫療。由此也可以看出,昂貴的醫療費用確實是香港社會一大難題,沒有充裕的財政支持,政府也不可能實施基本免費的醫療。但是,在有限的資源下,政府強調醫院醫護人員的團隊精神也會讓醫療事業事半功倍,想想某些地方鼓吹什麼名醫候診,由此衍生出的送禮求診之風也不足為怪了。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