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剛過,對房地產調控便出現明顯升級的跡象。首先是國土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管理調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時還傳來住建部和銀監會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對一線城市二套房貸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實地檢查的消息。雙重消息之下,令到假期前對調控再度從緊預期不高的各方大感意外,調控升級之說迅速成為共識。
《通知》的下發已經令市場震驚,而《通知》的內容更擰緊了市場的神經。《通知》明確提出,要「繼續抑制房價上漲、促進房價地價合理調整」。請注意!即使在國務院10號文中,也只提「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相較10號文,《通知》少了「部分」,多了「價格調整」。在此處,我們基本可以把調整與回落劃等號。
以此觀之,所謂的第二輪調控,已經較前一次有了質的改變:並不是不漲就可以算達到調控目的,房價地價合理回調也成為指標。
在《通知》發出後的第二天、國土部有關負責人就此答記者問中,更是出現了石破天驚的提法:「部分地區對房地產業要以保民生為首要目標認識不到位,對房地產業不能作為城市經濟支柱產業還有不理解情緒」。
自2003年國務院18號文首次將房地產業列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以來,由於其「關聯度高、帶動力強」,雖然樓價的持續大幅攀升影響了民生、影響了社會生活,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取消其支柱產業地位的提法,似乎在關聯到GDP的問題上,各方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這次以部委名義下發的《通知》中敢提出房地產不能作為支柱產業,確實顯示出:一、該《通知》的規格相當高;二、房地產行業去支柱產業化已經開始。
兩部委的《通知》與其說是新一輪調控的開始,不如說是新調控思路的開端。新思路的核心是:房地產今後不再是支柱產業;地價房價需要回落。
為何在房地產的調控思路上會出現如此的變化呢?
首先,房價的高企已經嚴重影響了民生,而政府是越來越注重民生,這一點在「十二五」規劃的思路中也體現了出現。為此,房地產需要重新定位。
其次,前車之鑒。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至今仍揮之不去,房地產階段性可以刺激經濟、但長遠來看其負面作用更突出,中國經濟需以此為鑒,不可飲鴆止渴。
其三,如果要落實經濟結構調整,要改變發展方式,有理由讓房地產繼續暴利嗎?
另外一個重要考量是,如果美國國會針對中國的法案獲通過、並最終成為法律,中國需怎樣應對?一般觀察的角度單純集中於貿易戰燃起的可能,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出現最壞的情況,其解決之道顯然不是或不只是貿易戰,而是國內市場的拓展。如果不能拓展廣闊的國內市場,單在匯率問題上爭持,我方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在匯率問題上,比中國嚴重的國家多的是,美國便是代表之一,但為什麼美國可以恣意指責其他國家、自身卻免於指責?問題的關鍵是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終端市場,如果它不讓你的產品進入,你就必然處於被動。這就是市場的力量。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規模、人口數量和國土面積都相當龐大的國家,開拓國內市場、讓人民有較高的消費能力,既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可以在目前林立的貿易壁壘中化被動為主動。
剛好在中秋假期之後,剛好在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通過有關法案之後,國內加大了對房地產的調控、並升級了調控的性質,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聯繫呢?
正疾書之際,有「國家有關部委近日分別出臺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消息。其中提出對地方政府嚴格實行問責制,其他的包括全國性的暫停發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貸,不對非本地居民發放購房貸款,加快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工作、並逐步擴大到全國等。這些措施,有點刀刀見血的味道。
房地產的調控思路要變,城鎮化的思路也需要反思。按現有模式發展下去,不單沒菜地,也沒糧田了。可以設想,以後只要是地里長的東西都會飛漲。
来源:中金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