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大學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多倫多這個有眾多海外移民聚居的城市,人們所擁有的族裔背景,對他們是否能說一口流利的加拿大式英語構成重大的影響。而人們在說英語時所帶有的口音,亦能從中反映他們的族裔特徵。
約克大學語言和文學系的社會語言學教授霍夫曼(Michol Hoffman)和沃克(James Walker) 的研究報告,名為《民族學派語言學和城市:多倫多英語中的族裔背景和語言變化》(Ethnolects and the city : Ethnic orientation and linguistic variation in Toronto English)。
研究項目以多倫多的華人社區和義大利人社區為對象,主要針對族裔背景對語言所產生的影響。霍夫曼指出,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向受訪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以評估受訪人隸屬於某一個族裔群體的程度,例如:
你是否看中文或義大利語的電視節目?你是否在一個華人或義大利人佔絕大多數的社區成長?你的絕大多數朋友是否擁有相同的族裔背景?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受訪人的族裔背景、性別以及屬於第幾代移民作了記錄。例如,以廣東話或義大利語為母語的第一代華裔加人或意裔加人,表現出對於所屬族裔群體的強烈歸屬感。
然而,這種歸屬感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身上,表現得並不明顯。特別是在語言方面,年輕的華裔加人和意裔加人能說一口地道的英語,與英裔和愛爾蘭裔加人並無不同。
沃克指出,在族裔群體之間,它們最大的不同在於如何使用語言特徵。例如,在發音時省略部分英語單詞中「t」和「d」的音節。而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族裔群體在說英語時,是有選擇性地模仿加拿大英語的口音,從而表達他們的價值觀和身份。
移民尷尬:孩子崇拜英語和西方文化成「香蕉人」
我們常聽人提起自己是華僑,華裔等,那大家知道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麼?原來華僑指的是出生在中國,但後來出國移民了的華人,華裔指的是出生在國外,生長在國外的華人,我們不難想像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區別,關聯就是先有了華僑,再有了華裔,但區別就是,華僑顯然對中國更有感情,我想每個人都會對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而對華裔來說,他們對於中國的概念就是一個名詞,他們的故鄉就在他們的腳下,無論父母如何的希望葉落歸根,對華裔來說,他們的根早已經 紮在生養他們的這片土地裡了。
第二代移民 香蕉人?
所以,出生在西方國家的亞裔人群被稱為香蕉人,因為他們就像香蕉一樣,裡白外黃,擁有西人的思想,卻披著黃種人的膚色。而加拿大的華裔更被簡單 的稱為"CBC"(Chinese born in Canada),而作為留學生我曾經非常羨慕這些人,因為他們說了一口地道的英語,更因為他們都是第二代移民,他們的父母和朋友都在加拿大,他們在這裡有 個家。那他們是一群怎麼樣的人呢?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和白人同學的思維模式更為相像。
對於藝術的理解和創造都是北美的方式,街頭文化,波譜藝術等對他們的影響很巨大,但是,他們雖然和西人有那麼多共同之處,我卻明顯發現,CBC 們似乎更加喜歡和"自己人"待在一起,他們管剛剛來的亞洲人叫"fob"(貶義詞,有點像外來的土帽兒的意思),但是,又覺得真正的西人好像不能徹底理解他們的,只有和CBC在一起,才能真正深度的溝通。
這點,在男生之間似乎更加明顯一些。在校園裡,經常可以看到,黑人扎一堆,白人扎一堆,然後CBC和「fob」雖然都是亞洲人,但是卻分屬於不同的圈子。當然,中國古人早就說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覺得這一點都不奇怪。過去,我對CBC的理解就是--黃皮膚的外國人,懂禮貌,但是不那麼容易親近。
沒想到,在學校裡,我沒有機會接觸很多香蕉人,但是走上了社會,我卻機緣巧合的對香蕉人有了深入的瞭解。
首先,是我的工作,我是教美術的,而我的學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長的CBC,他們中有些人是大陸移民的孩子,有些是香港移民的孩子,還有一些,是中國人和白人的混血兒。語言方面,所有孩子的主要語言都是英語,大多數孩子都至少會一門以上的中文(普通話,粵語,甚至方言),當然也有一些孩子不會說中文。但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是不識字的,至少不能讀書看報。
而很多家長告訴我,他們移民其實就是為了孩子,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國內的環境對孩子的壓力太大了,他們自己經歷過了,所以才不 能讓孩子再經歷一次,而在我眼中,這些孩子和國內的孩子比也真的是太幸福了。他們每個人都擁有大量的遊戲機,玩具,而小學裡基本沒作業,也根本不存在升學 壓力,和國內千軍萬馬勇闖獨木橋的競爭壓力相比,這裡的孩子就算是到了世外桃源了。這樣看,父母的選擇是正確的。
小小CBC 天真無暇
他們都是小小CBC,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天真無暇,此時,他們眼中沒有種族的概念,他們和其他人種的孩子打成一片,他們比國內同齡的孩子比起來更 加簡單,比如,我有兩個學生,都是五歲,一個是出生在這裡的CBC,一個是剛剛從國內過來的,國內剛來的孩子和我說:「老師,我爸爸叫我好好學畫畫!」另一個CBC女孩就問:「你是不是以後要做一個大畫家?」
另一個女孩說:「不是,我爸爸說,他幫我付了很多錢學畫畫,我不好好學,錢就浪費了。」我看見那個CBC女孩皺著眉頭,一副不解的樣子,我想她也許是不明白錢的概念,也可能是不明白錢和畫畫之間的關係。我想,出現這樣的想法差異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但也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那麼CBC的孩子是不是永遠那麼天真無邪,幸福快樂呢?下面的故事就可能為各位家長敲響警鐘了。當孩子過了兒童期,就到成了青少年,這個時候有很多新的問題,我想其中就有很多家長想忽略卻不得不直視的問題,那就是愛與性。西方國家的孩子,愛與性的早熟是眾所周知的,很多中國大學生才面臨的問題, 這裡高中生已經面臨了,性在加拿大的高中已經是一個很開放的話題了,而戀愛的問題就提前到了初中裡,我想這不僅僅和教育有關係,和人種飲食也很有關係。
白人和黑人孩子比亞洲人更早的發育成熟,而亞洲孩子在同輩的壓力(peer pressure)下,也要面臨同樣的問題。此時,他們突然發現兩件事情,第一件,男生和女孩之間不再是互相討厭的關係了,有時女生會覺得哪個男生很cute,男生會覺得某個女生很attractive。第二件事,他們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膚色,某個膚色的男生或女生可能更加吸引人一些。此時,對他們來說,人種還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是,通過主流媒體和主流文化的影響,他們對於自我以及其他種族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