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們說婆媳是「前世的冤家」,好比自然界裡的天敵,一物降一物。對此傳言,我卻不信。
兒子長大結婚成家後,我是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他們小倆口在國外工作,幾年來,我和媳婦僅有二次短暫的見面,還沒有找到做婆婆的感覺就又揮手告別了,只留下短短的歡聚和長長的思念。心裏巴望著和孩子們在一起共同生活,讓我過過「婆婆癮」,那該有多好!,
這一天終於來了,兒子打來越洋電話報喜說兒媳「有喜」了,希望我們早點過去……太好了,老人誰不盼著早點抱孫子哩。我們立即著手準備,擇日起程。當飛機穿越太平洋上空,降落在多倫多機場的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新的生活開始了……
到了兒子家後,一家人團聚好一陣開心。等那份久別重逢、親人歡聚的熱乎勁和喜悅過後,一切步入軌道,趨於平常。他們整天忙於工作,上班下班;我們忙於料理家務,燒茶煮飯。
給兒媳進補,讓他們吃好喝好,我除了施展出看家本領外,還不斷上網、看書,努力學習烹飪知識,可謂「苦費心思」,從他們臉上綻露的微微笑容裡我讀到了「滿意」二字。心裏暗自竊喜,很有當上了「好婆婆」的成就感。
正當自我陶醉時,一次偶爾發現,觸及了我超強的敏感神經,眼瞅著被兒媳扔進垃圾桶裡的蔬菜水果,頓時發懵,渾身彷彿透過一絲絲涼意,一種莫名的心緒湧上心頭。小小舉動打碎了平靜,就此拉開了婆媳過招的序幕……
**第一招買菜比合理計畫
我們沒來之前,因為兒媳週六上班,他們通常安排在週五晚上去買菜,自從我們來了以後,考慮到讓兒媳多休息,就改為週六上午了。我和老公、兒子三人去買菜,不用說,當然以我為主。當時我的主導思想是:寧多勿少、寧全勿缺。
勿須贅言,一來這裡和國內截然不同,買一次菜不容易,開車跑大老遠的路不說,有時要連著跑好幾家超市,一買就是一星期的菜和水果,真可謂是「工程浩大」。你想啊,這菜多買了還好辦,吃不完放冰箱,大不了扔了,少了想買不易。再加上我這人買東西曆來就是恨少不嫌多;二來兒媳懷孕了,口味三天二頭變,愛吃什麼讓人揣摩不定,不多備些種類的菜不好辦。每個品種的菜也不敢一次吃完,以防她臨時「點菜」,冰箱裡老是塞得滿滿的。總以為自己考慮週全,辦事精明……沒想到積壓的、不新鮮的菜、水果會被扔掉,我的自尊心受到些許刺痛,一時無語。
接下來的週末,聞知兒媳調了班要一起去買菜,心裏老鼻子不樂意。這麼做分明是信不過我,看不好我辦事,向我出招,好吧,我被動接招後就勢出招,一個字「斗」,嘴上不說,心裏較起了勁,索性來個主動下崗,你能幹你就去幹吧,我倒落得清閑。任憑幾位怎麼勸說,就是一句話--恕不奉陪,眼看無奈,他們只好悻悻而去。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心裏一時很糾結,怨氣直往上冒泡泡。
時間不太長他們買菜回來了,還特地買了我喜愛吃的芒果和瓜子,不錯,還能想著我,氣似乎消了些。再看看她買的菜從從質量上看高了許多,數量上講少了三分之一,心想你安排吧,不夠吃該咋辦。
第二天開始,她每天上班前拿出幾樣菜,然後囑咐我怎麼搭配怎麼燒。我呢,一切照辦,「奉旨行事」。晚上,她會把水果洗好送到房間,沒想到一星期下來,買的菜和水果不但夠吃,還搭配合理,我的心有點滴軟了。接連幾個星期都是她親自去買菜,看著她挺著大肚子忙裡忙外,一切安排的有條不紊,我內心越來越感到不安,同時也不得不折服。,
後來兒子告訴我,她這麼做主要還是從健康角度考慮,不新鮮的菜和水果最好不要吃,特別是孕婦更不能吃、悄悄扔掉、不說明白是怕影響我的積極性,產生誤會,希望我能理解。聽完這一番話,我沉思了許久、許久……很欣然的回歸了買菜的隊伍,第一次過招後我心裏只有兩個字--服輸。
**第二招燒菜比科學膳食
第一次過招後,我「低調」了好一陣,小日子過的倒也安穩平靜,餐桌上時而也會飄出歡聲笑語……我心中暗自竊喜,為自己高呼OK。可在一天吃晚飯時,兒媳的表情又一次引起了我的關注,只見她蹙眉咬唇、舉著筷子看著桌上擺放著的菜無從下手,臉上透著絲絲「無奈」,耶,怎麼啦?我心生疑惑,擔心好景不長,她再次出招。
果然不出所料,過了幾天他們特意去買了幾袋麵包回來,為什麼不樂意吃我做的菜和早點,我心中大為不快。要說我的廚藝,不是自吹,雖然沒進過烹飪學校,拿過等級證書,那也是一等一的。在機關工作多年,因公出差足跡幾乎踏遍全國,嘗盡各地「招牌菜」、「本邦菜」,悟性+靈性,讓我「無師自通」也,做一桌菜足以令人豎拇指的,若嫌不好吃,那就是「發難」,我乾脆來個二度「下崗」,「甩大袖」。
雖說我是個年近花甲的人,有時脾氣、年齡與閱歷倒成反比,遇到不高興的事,想裝假象都不會,「生氣」二字早就寫滿臉上,用老公的話說,三歲小孩都能看出來。
兒子他們當然看出了我的不悅。一天晚飯後,他們和我袒露了實情,道出原委,原來最近兒媳幾次孕期檢查都不太合格,「高鈉、高糖」,醫生說再降不下來就必須用藥……另外,我蒸的燒賣、包子放進冰箱儲藏多日,不夠新鮮……
我一聽才恍然大悟,難怪她之前多次暗示菜的「鹽口重」,我壓根兒沒當回事,那知道差點壞了大事,悔、後悔啊,該怎麼辦?這一次「接招」、「出招」中我調整了心態,不再是「鬥氣」而改為「學習」。
我不再自以為是滿足自己的廚藝,而是向她虛心學習科學的、合理的膳食方法,根據她的身體情況和需要,做適合孕婦吃的飯菜和西餐,比如:烤牛排、烤麵包、煎三紋魚、煲湯、三文治……做的菜裡不放糖;盡量不放或少放鹽;基本不吃米面,改為吃雜糧。而她也向我學了不少廚藝和「廚房小竅門」知識。
我們倆在一起交流飲食文化、切磋廚藝、中西餐合璧,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她的身體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各項指標逐步趨向正常,全家人的臉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第二次過招後我的心裏還是兩個字--佩服。
**第三招購物比消費觀念
幾個月的朝夕相處,我漸漸地萌生一種感覺--他們過日子「忒精」,說得不好聽是「摳門」。每逢購物總是要精打細算,值得一誇的是我的兒媳無愧是「淘寶高手」,無論要買什麼東西,吃、穿、用,大件、小件,她都會去網上「淘淘」,就連買日常的菜、水果也要翻閱廣告,仔細篩選。我的第一感覺「太累」,第二感覺「太摳」,國內的人普遍認為國外的人有錢,錢多幹嗎這麼算計?我在國內買東西從來不必如此費心。
摩擦是從我想買一臺「上網本」開始的。在這裡遠離親朋好友,比較寂寞,相對悠閑。我平時酷愛上網聊天、看新聞,進QQ農場、牧場……從家裡帶來的筆記本電腦不太好使,經常掉網,搞的很掃興,我急著「更新換代」,誰知他們不贊成,說還能用不需要買新的,儘管我再三表明:自己出錢,還是不行。我很鬱悶。
接下來的二次「行動」徹底轉變了我的想法,解開了我的心結。因為小孫子很快就要到來,全家人樂呵呵地忙著籌備,買各類嬰兒用品。有兩次週末全家出動去多倫多伊頓中心和士嘉堡購物中心購物,使得我和兒媳有了兩次近距離的接觸,我觀察她的舉動,琢磨她的想法。
她購物崇尚品牌、注重質量、講究價格,追求性價比,通常比較喜歡買限時打折的品牌衣物,遇到心儀的常常會狂買一通,用她的原話叫先買了再說,不合適去換,實在不行再退。真的很欣賞加拿大的購物環境和機制,退換物品自如,省卻了無聊的「口水戰」。讓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和空間,非常有利於「淘寶」一簇。想我時間呆長了,保準也能練就成淘寶高手,到那時就和兒媳有得一比囉。
自打到了兒子家,幾個月來天天「蝸」在家裡,演奏鍋碗瓢盆交響曲,國內生活套路異地重演。兩次購物行動,我算目睹和體驗了一把「老外」的生活。老外們節假日裡旅遊、逛街、購物、聚會很瀟灑,出手闊綽,真會享受生活。兒子他們也被「同化」了,去「星巴克」喝咖啡、進餐廳吃午餐,兒媳一點不手軟、不吝嗇,倒是我老公心疼的直嘀咕「浪費、浪費」。
兒媳笑著說,這不叫浪費,生活中該花的花,該省的省,關鍵要能掙會花,無須僵守一格,這種消費觀讓我「洗腦」。我和兒媳的第三次過招在不經意間進行,她的生活態度、消費觀念、價值觀耕耘了我那塊陳舊、保守、傳統的田地,綻露出新枝嫩葉。第三次過招後,我的心裏仍然還是二個字--羨慕。
經過婆媳間三次「過招」,我似乎越「過」越聰明、越「過」越明白。初步領悟出做婆婆的道道:婆婆、媽媽是個近義詞,希望它等同那也要假以時日,需要婆婆真心付出、真情打動的長期磨合,早晚會升遷為同義詞;女兒、媳婦也是近義詞,女兒可以直白,聲高聲低不要緊,對兒媳則要注意分寸,講究方式,應該視如己出,經常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創和諧。
說真的,我們家是能幹婆婆、精明媳婦一臺戲,只要調整好心態、擺正位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演繹出的一定是都市家庭喜劇,OK!這不,最近聽兒媳叫我媽媽時的聲音已不同往常,含「糖」量特高,可甜美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