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交友與中藥此三者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在於持久;從某一理想上說,讀書越久越有味,交友越久越醇和,中藥越煎越有藥力。
但現代這個社會已經不是一個讀書的時代了,網路太發達,也很難生出讀書的境界,在中國三昧書屋也是不能再現的了;我以為前八十年代是最好的一個讀書時代,雖然當時能讀到的書也少,但是讀書卻能讀出百味境界;我曾寓於一座木樓,家無長物,卻藏書甚富,因此其樂陶陶,自以為得一時之春,徜徉眾書,給我無窮想像。
我以為讀書,如果讀經典之書,譬如為古之大老尊宿所寫,當入風雨茅廬中讀之,旁邊最好設一藥鐺以文火細烹苦苓、山櫱之類,因為這些書籍最能移性,如果在讀書的地方,加點微辛的藥氣可以集中人的精神去理解作者,也可以開發人的悟性,特別是古之大老尊宿所寫之書,詰屈聱牙,往往為非常者所能讀,所以最好使讀書之人進入一種苦味才好,才有相應的心情去讀之;不過另一方面,我讀《五燈會元》《碧岩錄》也反而如咬苦苓、山櫱,那是一種老苦、老苦的味道。
如果是讀政治、科學、戰爭之書,我以為最好找一處寬敞明亮的地方或者是一間鄉下的別墅,夜裡圍爐讀之,書屋內擺放幾件古色的古董,幾案前準備好黑色的COFFEE或者是味淺而淡的綠茶,讀這些書是要讓人思考的,自然需要這些東西來提神,戰爭的偉烈會使讀者心往神馳,難免也意氣風發激動起來自然不是在蝸居裡所能活動的開的。
如果是讀藝術方面,譬如文學或者美術方面的書,這裡要分兩種,一是歐美,一是東方的,如是前者還是在玫瑰園內或者葡萄架下最是佳賞,如是後者,我覺的還是在在中國庭院所謂的西廂,一來可以接近花木之妖,一來可以推窗看月,如此才能與藝術的境界相附和,讓讀者的心境與書境還有外面自然結合起來,那才是讀書的一種神品。
我對於交友,認真的說來,不太嚴格,但是要成為真正的朋友卻不太多了,特別是自九九年之後,我越來越懶與交遊,加上一些眾所周知的因素,我也就基本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除了家人與親戚。
以中國而論交友的境界最好的時期是六朝,帝者可以與臣者為友,臣者可以與帝者為友,士大夫者可以與山林樵夫乃至鶴、猿、豹者為友,而且彼此真性情,所以王子猷可以夜訪戴逵而不入,嵇康可以從容寫《與山巨源絕交書》,阮瞻可以以「將無同」三字受官,這都是後來者學不出來的境界,除了近代之前的日本與高麗諸島。
我以為交友,特別是與現代中國人交友現在已經很難達到一種交互真心的狀態;與現代中國人交友相比之與煎中藥,中藥是越煎越苦,交友也是越交越苦,也許因為時間越長,現代中國人彼此猙獰的內心越發暴露,從此雙方暗底妖精打架,自然反成仇隙了,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我與人交友,其實從來無論品銜,但我最討厭虛偽,如果我發現有虛偽的成份在裡面,我會豪不猶豫的不再來往,其實作為一個人如果真能誠心的奉真,那也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的,彼此真心坦蕩,每一次相逢都是梅花雪月交光處——這又該多好?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7493&sid=2d0b4d64bfc61d2c61bcc651bbbc0d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