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吃生東西多,蔬菜,最典型的是沙拉。幾樣青菜隨便一切,澆上一些dressing,盛在一個盆裡,就是沙拉,很少作熟,怕維生素被破壞。牛肉,通常是6分熟的。
美國人不吃動物內臟,如豬肝,大腸,雞心,牛肚。我們覺得美味的東西,他們很懼怕。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他們就是覺得動物的內臟很噁心,只能丟棄,不能吃的。還有吃動物的肉,一定要把動物的頭去掉。比如魚,雞鴨。
另外,他們吃蘑菇,但不吃木耳。英語中對應的翻譯就是edible treefungus估計是中國人翻譯的,直譯就是「樹上長的食用菌」。如果喜歡,你只能在亞洲人開的超市裡買到。
還有,我們眼中的山珍海味,比如燕窩(bird's nest),魚翅(shark'sfin),鮑魚(abalone),熊掌(bear'spalm)等等,在他們看來不可思議:為什麼連鳥的窩也要吃?鯊魚的鰭不就是一些膠原蛋白麼?鮑魚不外乎就是一種貝類。還有,幹嗎那麼殘忍,要殺掉熊而只為了吃它的腳?
其實,我們自己想想,也是,這些東西到底有多大的營養價值?之所以名貴,或許就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容易得到,所以成為少數人炫耀財富和權勢的招牌而已。洋人吃的是營養,我們有些人,吃的是面子。
你說洋人不識貨也好,土得掉渣也好,他們就是覺得吃這些被中國人視為珍品的東西是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記住,宴請老外,青菜,雞肉或者牛肉,土豆,水果,外加點心和冰淇淋則可,千萬別在什麼山珍海味上破費當冤大頭。那是「老公公背兒媳婦--費力不討好」。
除了啤酒、紅酒、茶和咖啡,美國人所有的飲料都是要加冰的。國內習慣早上一杯熱熱的牛奶,但這裡,牛奶是放在冰箱裡,取出來,倒入杯子就喝。涼飲料,夏天容易接受;可大冬天的,外面下著大雪,你面前擺著一杯加滿冰塊的水,你能接受麼?他們很少喝熱的東西。但食物一般都要吃熱的。煮好的餃子,要放在一個有蓋子的容器裡。有時候出席宴會吃自助餐,很多食品都是放在一個托盤裡,托盤又放在裝滿水的大托盤裡,下面燃燒著小的酒精爐,保溫。所以,招待老外的飲料,越冷越好。
國內的教育讓我們養成了「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好習慣。老外「便後」洗手的習慣非常好,非常主動也非常自覺。但是「飯前洗手」的習慣就完全沒有了。不用說飯前,似乎吃任何東西之前他們都沒有洗手的習慣。在學校餐廳的高中生身上可以看到,在快餐店也可以看到他們用手捏著東西吃,還要把手指頭吮吸一下,有滋有味。但真正的餐桌禮儀,他們也是很講究的,要餐巾對折一下,搭在大腿上,以防湯汁撒落身上,上身要端正,左手拿叉子,右手握刀,食物送入口中時要把胳膊抬起,不要低頭去吃;不許出聲。在美國,首要之事要學會吃飯不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