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做人之理

作者:觀心 發表:2010-04-10 13: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情構成了人的世界,人為情而活著。情的內涵也就是情理,情理構成了人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在人而言,這個善就是純情。人情很純正和純真的時候,用情專一,夫妻之間用情純正專一就是堅貞不渝的愛情;君臣之間用情純正專一就是「忠」;父子之間用情純正專一叫「孝」;異性或同性之間用情專一就是「信」或「義」等等,也就是說:儒家講的理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純情,情理即是人純情和真情的表現方式就是所謂的:仁、義、禮、智、信等等,換句話說:仁、義、禮、智、信等等,就是人本身或不同人之間的情純真不二的內涵的表達符號。

宋代朱熹的「理學」是儒家的改良或叫「變異」。本質是什麼呢?比如說,磁鐵很純時磁力最強。品質良好的兩塊磁鐵正負極相對的時候,老遠就互相吸引,粘在一起掰都掰不開!人很純正的時候也一樣,過去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就像那兩塊品質良好的兩塊磁鐵一樣,棒打不開,人把這個叫:忠貞。君臣、父子、朋友、等等也一樣,人與人的純正的關係相處之道就是儒家的理與禮。

人的發展過程就是脫離純正的過程,當人用情不純正的時候,就像那個變了質、磁性變弱的磁鐵一樣,不容易粘在一起,就是粘在一起,外在的條件一變化,馬上就分道揚鑣,反目成仇了。人也是一樣,人不純正的時候,也懂做人要忠貞、要厚道,但是因為自身的變質做不到怎麼辦?那就用「理」來強力綁在一起吧。朱熹的「理學」說白了,就是強迫不純正的人做純正的人做的事而已。

「存天理、滅人欲」是歪理,人情就是有情慾的,把人的情慾滅了,就等於人類不存在了,這是哪門子天理?懂天理的人會這麼說嗎?最後發展的把女人的腳裹了起來當尤物欣賞的時候,就是一種變態了。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一種標新立異的說法。其實就是一個太極陰陽之理:壞人越壞,好人就越好,這樣形成一個平衡。當社會出現大面積的敗壞,而中產生以各種名義盜取天下的大盜的時候,就會有聖人下世傳人做人的「心法」,從建人的道德,導正人類。孔子、老子、耶穌、釋迦摩尼等都是產生於亂世。如果,把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更明瞭:大盜不死,聖人不止。其實,這些都是不敬的言辭,也是基於道德的下滑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極端言辭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樣,孟子比起孔子來,畢竟差遠去了,他的言辭如其說是對儒家的補充,不如說是敗壞。不過這也是歷史進程的必然,是自然而然的,符合自然的規律,否則也產生不了。

有人說:男人為什麼可以娶三妻四妾,女人為什麼不能找幾個男人?這句話好像有理,其實沒有任何的道理,只是事物表面的一種邏輯推理。邏輯和道理是兩回事,道理一定有邏輯而邏輯不一定就是道理。道理的邏輯是「道」運行法則「理」的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同時體現和延續,而邏輯是沒有內涵的表面推斷。

過去的男人找三妻四妾後生的孩子都是一個姓,血統是一致的,社會不會亂。一個家族一個人的來龍去脈一翻家譜就可以找到。如果女人找幾個男人的話,這個女人生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是誰的。如果統一用一個姓或只有名沒姓的話,第二代第三代就會出現兄弟娶姐妹、父娶女、女與子等之間的亂倫,人倫一亂道德就崩潰,人與野獸沒有任何區別,就剩下毀滅了!

男女的社會分工,是其本身物質身體特性的不同決定的,是最合理的關係,沒有尊卑之分。生命是平等的,只是各自特性的不同,分管的項目不同而已。男尊女卑其實也是一種執著表面利益得失多少的一種變異的說法,是不正確、不道德的。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5393

来源:看中國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