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美學者、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成今天表示,臺灣的存在是中國民主化的動力,不過中國人民要自己選國家主席,恐怕還得等上一、兩代。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今天舉辦「海歸派對中國政治影響」研討會,應邀擔任主講人之一的李成在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作了以上表示。
李成表示,大陸改革開放30年來,出國留學的學生已達160萬人,其中50萬人已學成歸國。最早的海歸派回國多從事教育和經商,現在越來越多加入領導團隊。例如第16屆中共中央委員海歸派只佔6.2%;第17屆時己增加到10.5%;預計2012年第18屆可再上升到15%到17%。
這位畢業自華東師大,先後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學者指出,隨著研究社會科學的留學生回國人數不斷增加,中國政治體制勢將會受到影響,促使中國民主改革。
他說,現在就有中國留美學者說,只有中國真正走上民主化,中國才有資格談所謂的「中國模式」。
李成說,中國遲早要走上被公認為是民主定義的公正選舉、法律治國和媒體自由這條路。
至於要花多少時間,以及人民什麼時候才能自己選國家主席,他說不會是5年後,也不會是50年後,可能要等上一、兩代。
李成並說,臺灣也是中國走向民主化的動力。他說,臺灣許多民眾認為,只有中國大陸民主化以後,臺灣才可能與大陸進行政治和談。他認為這是對的,這也是對大陸民主改革的一股推動力量。
對於臺灣有人批評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讓利說,李成說,其實溫家寶和臺灣批評者都有道理。因為臺灣的經濟實體與大陸經濟實體相比,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大陸是基於政治理由,真的有特別考慮臺灣的利益。但臺灣部分人士的批評也沒錯,因為貿易本身的確是互利的。
對於兩岸未來到底要何去何從,中國一定要統一臺灣嗎?臺灣如果不願意呢?中國領導人有沒有可能考慮歐洲聯盟統合模式?
李成說,兩岸的分合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國際形勢、大陸本身變化及臺灣民眾在許多問題上的新看法等。不過總體來看,他認為兩岸關係是樂觀的,至少不會有戰爭。
李成並說,由於兩岸都有許多留學生,說不定未來兩岸領導人是同班同學,而且是好朋友,這並不是不可能。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對兩岸關係將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被問到外傳華府與北京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週出席華府核子安全峰會,交換美國不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李成認為不可能。他說,防止核子擴散是中國本身的利益所在,胡錦濤出席這項會議對中國有利,因此他不認為其中有條件交換的問題。
問及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11月訪問北京,胡錦濤的回訪是否因美中之間目前的不良氣氛延宕,李成說,他聽說胡錦濤將於6月再度訪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