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2-13 01:07:54作者:宋立林
問:日前,有人在網路博客上發文說,因"孔孟之道"一說而將孔子與孟子視為一體的思維應束之高閣。他認為,孟子能言善辯,率性而為,而在孔子看來什麼都要受禮的約束。因此,孔子不喜歡孟子。請問,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合稱"孔孟之道"是歷史誤會嗎?
答: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幹,"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是儒學史上兩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儘管相隔百年,後世卻常常將二人聯繫起來,稱他們的學說為"孔孟之道",並以此來代指儒學。
與孔子不同,孟子生活的時代已是戰國中期。此時,周天子已徹底失去權威,諸侯間連年戰爭,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而思想界卻異常活躍,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 面已經形成。孟子生活於鄒,地接魯國,易受儒學影響。孟子受業於孔子的裔孫子思之門人。他私淑孔子,對孔子十分推崇,曾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並尊孔 子為"聖之時者"。孟子一生以維護和弘揚"孔子之道"為己任,對當時盛行的"楊墨"之說進行激烈批判。他繼承和發展孔子學說,影響深遠。此外,縱觀孟子一 生,他和孔子的生命軌跡也有諸多相似之處,早年求學,後周遊列國,以求用世,但以失敗告終。晚年退而著述,與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 子》七篇。"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去世後,"儒分為八",其中便有"孟氏之儒"。孔子後學出現分化,是儒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質是儒家學說的深化。不過,在戰 國時代,"唯孟子、荀卿守其所習",成為影響最大的儒學大師。但是,中唐以前,孟子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官方也一直以"周孔"或"孔顏"並稱來代表儒學 正宗。隨著學術思想的轉變,唐宋之際新儒學興起,經過韓愈、二程尤其是朱熹的表彰,孟子的地位愈益提升,《孟子》由子書升格為"經",孟子也先後被宋元官 方追封為"鄒國公",尊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這便是學者艷稱的"孟子升格運動"。隨著孟子升格,"孔孟"合稱開始代替"周孔"、"孔顏"的說法, 成為儒家道統的核心。此時,"孔-曾-思-孟"的儒家道統譜系得以確立,此後數百年,"孔孟"成為儒家的正統,得到頂禮膜拜。
孔孟之所以合稱,有多種原因和必然性。舉其大端,第一,孔孟合稱是儒家內部學術轉向的產物。由漢學向宋學的轉變,直接導致了孟子地位的提升。孟子思想中的思 辨性、理論性,切合唐宋之後儒學應對佛道挑戰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視。經過宋明理學家的不斷推崇和詮釋,"孔孟之道"越來越被視為一個整體。第二,孔子 與孟子之間確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蘊含不同的發展路向。孔門後學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學要領。孔子的學說 包涵仁、禮兩大內容,尤以仁學為重。而孟子恰恰繼承併發展了孔子的仁學,使孔子學說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在思想的理論深度上發展了儒學,由仁學進而提出 "仁政",在人性論上高舉"性善論"的大旗。另外,在修養工夫論、人格境界論等方面,孟子都對孔學有所推進和延展。
當然,孔孟之間也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差異,突出表現為二者性格氣質的巨大反差。孔子主張"訥於言",孟子恰恰能言善辯;孔子尊君,孟子則勇於批判君主;孔子 行事中庸守禮,孟子則率性而為。可以說,孔子博大,孟子精深;孔子溫和,孟子激揚;孔子中庸,孟子偏激。正如二程所言:"仲尼,無所不包......孟子則露其 才,蓋亦時然而已。仲尼,天地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氣象也。"
孔孟之間的如此差異,其實很易理解。首先,人的性格與氣質是先天與後天綜合影響而成的。其實在孔門之中,孔子的弟子同樣各個性格鮮明。而正是這種 "無所不包" 的 多元格局,成就了儒學的博大精深。其次,二人的氣質乃至思想差異更多的是由於時代不同造成的。他們面臨著不同的時代課題。雖然我們習慣於"春秋戰國"的說 法,但其間是有很大差別的。孔子時代,天子雖然式微,但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尊重,諸侯爭霸還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到戰國中期,天子已完全喪失權威,諸 侯戰爭更加白熱化,利益爭奪更為公開、露骨。戰國中期的現實,早已不允許孟子循循守禮,企圖通過"尊王"、"守禮"來挽救禮崩樂壞的局面,實現仁政。可以 試想,假如孔子生活在孟子的時代,他所表現的生命形態也許就不會與孟子有如此大的差異了。
儘管孟子與孔子在性格、氣質乃至思想上存在著一些差異,但這種差別並非本質的,並不妨礙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關聯。歷史地看,就對儒學乃至中國思想文化產生的 影響而言,孔孟當推為魁首。後世孔孟合稱,以"孔孟之道"來指稱儒學,也並不是完全無視二者的區別。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義大體,孔子則就切實 做功夫處教人。"可見連朱子也正視二者的理論風格之不同。況且,思想家的價值正在於其獨創性。如果孟子完全同於孔子,那麼孟子存在的價值就會失去,後世便 不會有"孔孟之道"的說法了。
答: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幹,"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是儒學史上兩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儘管相隔百年,後世卻常常將二人聯繫起來,稱他們的學說為"孔孟之道",並以此來代指儒學。
與孔子不同,孟子生活的時代已是戰國中期。此時,周天子已徹底失去權威,諸侯間連年戰爭,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而思想界卻異常活躍,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 面已經形成。孟子生活於鄒,地接魯國,易受儒學影響。孟子受業於孔子的裔孫子思之門人。他私淑孔子,對孔子十分推崇,曾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並尊孔 子為"聖之時者"。孟子一生以維護和弘揚"孔子之道"為己任,對當時盛行的"楊墨"之說進行激烈批判。他繼承和發展孔子學說,影響深遠。此外,縱觀孟子一 生,他和孔子的生命軌跡也有諸多相似之處,早年求學,後周遊列國,以求用世,但以失敗告終。晚年退而著述,與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 子》七篇。"
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去世後,"儒分為八",其中便有"孟氏之儒"。孔子後學出現分化,是儒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質是儒家學說的深化。不過,在戰 國時代,"唯孟子、荀卿守其所習",成為影響最大的儒學大師。但是,中唐以前,孟子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官方也一直以"周孔"或"孔顏"並稱來代表儒學 正宗。隨著學術思想的轉變,唐宋之際新儒學興起,經過韓愈、二程尤其是朱熹的表彰,孟子的地位愈益提升,《孟子》由子書升格為"經",孟子也先後被宋元官 方追封為"鄒國公",尊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這便是學者艷稱的"孟子升格運動"。隨著孟子升格,"孔孟"合稱開始代替"周孔"、"孔顏"的說法, 成為儒家道統的核心。此時,"孔-曾-思-孟"的儒家道統譜系得以確立,此後數百年,"孔孟"成為儒家的正統,得到頂禮膜拜。
孔孟之所以合稱,有多種原因和必然性。舉其大端,第一,孔孟合稱是儒家內部學術轉向的產物。由漢學向宋學的轉變,直接導致了孟子地位的提升。孟子思想中的思 辨性、理論性,切合唐宋之後儒學應對佛道挑戰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視。經過宋明理學家的不斷推崇和詮釋,"孔孟之道"越來越被視為一個整體。第二,孔子 與孟子之間確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學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蘊含不同的發展路向。孔門後學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學要領。孔子的學說 包涵仁、禮兩大內容,尤以仁學為重。而孟子恰恰繼承併發展了孔子的仁學,使孔子學說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在思想的理論深度上發展了儒學,由仁學進而提出 "仁政",在人性論上高舉"性善論"的大旗。另外,在修養工夫論、人格境界論等方面,孟子都對孔學有所推進和延展。
當然,孔孟之間也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差異,突出表現為二者性格氣質的巨大反差。孔子主張"訥於言",孟子恰恰能言善辯;孔子尊君,孟子則勇於批判君主;孔子 行事中庸守禮,孟子則率性而為。可以說,孔子博大,孟子精深;孔子溫和,孟子激揚;孔子中庸,孟子偏激。正如二程所言:"仲尼,無所不包......孟子則露其 才,蓋亦時然而已。仲尼,天地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氣象也。"
孔孟之間的如此差異,其實很易理解。首先,人的性格與氣質是先天與後天綜合影響而成的。其實在孔門之中,孔子的弟子同樣各個性格鮮明。而正是這種 "無所不包" 的 多元格局,成就了儒學的博大精深。其次,二人的氣質乃至思想差異更多的是由於時代不同造成的。他們面臨著不同的時代課題。雖然我們習慣於"春秋戰國"的說 法,但其間是有很大差別的。孔子時代,天子雖然式微,但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尊重,諸侯爭霸還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到戰國中期,天子已完全喪失權威,諸 侯戰爭更加白熱化,利益爭奪更為公開、露骨。戰國中期的現實,早已不允許孟子循循守禮,企圖通過"尊王"、"守禮"來挽救禮崩樂壞的局面,實現仁政。可以 試想,假如孔子生活在孟子的時代,他所表現的生命形態也許就不會與孟子有如此大的差異了。
儘管孟子與孔子在性格、氣質乃至思想上存在著一些差異,但這種差別並非本質的,並不妨礙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關聯。歷史地看,就對儒學乃至中國思想文化產生的 影響而言,孔孟當推為魁首。後世孔孟合稱,以"孔孟之道"來指稱儒學,也並不是完全無視二者的區別。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義大體,孔子則就切實 做功夫處教人。"可見連朱子也正視二者的理論風格之不同。況且,思想家的價值正在於其獨創性。如果孟子完全同於孔子,那麼孟子存在的價值就會失去,後世便 不會有"孔孟之道"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