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接受《南方週末》採訪寓意深刻

作者:姜維平 發表:2009-11-23 23: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用短短的12分鐘時間,閃電式地接受了中國著名的敢言媒體《南方週末》的獨家採訪。雖然,中共高層不可能不對這家報紙進行約束,從而使記者向熹的提問顯得平庸,但我認為,它的象徵意義重大,它在中國新聞界產生的轟動效應,不論如何估量都不過份,它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新聞自由和社會進步。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對於在10月份剛剛度過37歲生日的《南方週末》總編輯向熹來說,昨天是他14年新聞工作者經歷中的一個不平凡的時刻。他對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了面對面的採訪,雖然只有12分鐘。"這段話清楚地表明瞭,儘管中國的記者受到許多限制,不能自由地表達真實的聲音,但公道自在人心。向總編講的話的意思是,以前的14年經歷的無數次採訪都平淡無奇,都沒有這次來的重要,我相信,他不是說他是總統才重要,而是因為美國總統歐巴馬不可能公開地批評中國壓制新聞自由,抓捕記者的劣行,但他通過接受《南方週末》獨家採訪的方式,巧妙地表達了國際社會譴責中國踐踏人權,壓制言論自由的觀點。無疑地,他充分肯定了中國南方這家媒體,首先披露薩斯病情和報導孫志剛事件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這家媒體相關人士所付出的慘遭報復撤職坐牢的代價。對此,向總編和中國所有的記者都很看重,都羨慕不已,而自我標榜為主流媒體的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則因受到冷落而大丟臉面。它們也應當知道,這是它們多年來謊話連篇無人閱讀造成的惡果。難怪我的一位中央級媒體的資深記者朋友通過電話興奮地對我說,如果以後世界各國政要都如此效仿,那麼誰是主流媒體,誰擁有讀者,哪個媒體的記者有所作為,就不言而喻了。

顯然,這一消息已在新聞界廣為傳播,他產生的積極作用是:那些聽話的好孩子媒體自慚形穢,而像《南方週末》這樣的敢言媒體則大受鼓舞,那麼,以後敢於為百姓代言的新聞記者就會增多,老百姓的聲音就會有望得到自由表達。所以我認為,如同在上海與造假的大學生對話一樣,歐巴馬很是機智,堅定和敏銳。我不同意一些人否定歐巴馬中國之行所取得的成績的相關評論,因為他們離開中國太久了,已不瞭解中國目前的實際狀況,面對中國已經取得的經濟上的巨大成就,和被共產黨所倡導的一切向錢看的政策所迷惑的普通人的表現,歐巴馬不得不這樣委婉地小心行事。何況,他所代表的美國政府肩膀上還壓著7900多億美金的債務,正如有人調侃的那樣:不要批評中國,除非你能把錢還上!

當然,歐巴馬的一次接受採訪,不會立竿見影地改變中國目前的新聞界的沉悶狀況,不會使劉曉波等人馬上獲釋。因為一黨執政的僵化體制未變,中共高層的共青團和太子黨兩派鬥爭正處於關鍵時刻,誰也不想讓對方抓住把柄失勢,所以打壓記者的情況還會繼續。但美國總統用行動擦拭了《南方週末》這盞明燈,不僅使人們回憶它過去光榮的歷程,而且還照亮了言論自由的未來。

我堅信這個未來正在一步步地走近,是基於目前的形勢發展和廣大記者的逐步覺醒。記得70年代尼克松訪華的情景和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那時,報紙很少,而且絕對一個腔調,美國總統能自已決定接受某個媒體的專訪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後來基辛格在回憶錄中說,毛澤東和他談話時,對華盛頓郵報的兩個記者能向總統發難,引曝"水門事件",大惑不解,在他看來,派警察把記者抓起來就行了,並可以穩妥地封鎖消息。現在,雖然中國的領導人還在毛屍的後面爬行,他們也在監禁和打壓敢言記者,但是,妄圖窒息自由的聲音已不可能。這就是我說的希望所在。

我認為,歐巴馬在促進這種變化,用"推波助瀾"形容最為貼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一定能使中國新聞界改觀。我的信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的。近日,我在國內8月25日《中國人物》網的互動社區論壇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作者用了筆名,但我知道他叫盧壬子,是大連電視臺《新視點》節目的記者。他這樣寫到:

姜維平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來說人都不認識,我也是在網上無意中看到了他的一些事,對上了號,才動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姜維平多年前是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站的站長,後來因為寫批評文章惹出了麻煩。詳細不寫了,有愛好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剛才已經被刪貼了。
我在95或者96年的時候,在人才市場找工作,與姜維平偶遇,雙方攀談之下感覺不錯。我於是到香港文匯報大連記者站工作,似乎只待了一個月。現在想來,自己當時年輕氣盛不太懂事,因為一點小事與姜發生爭執,隨後負氣離開。時間長了,對姜的印象越發模糊,只覺得他是一個比較能幹、智慧而又堅持原則的新聞人。他鄉雖自由,他鄉亦孤獨,希望有一天,姜能回到中國,回到自己的家鄉大連,帶著一顆自由的心。

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假如多點姜維平、冉雲飛、艾未未、沙葉辛、賀衛方以及韓寒甚至鄧玉嬌這樣的公民,就會進步得更快些。少點含淚勸告的余秋雨、縱做鬼也幸福的作協主席、說上訪戶都是精神病的北大狗屁教授等人,社會就會更和諧。

這篇文章,正好可以佐證我的上述觀點。現在,只要讀者在Google網站上點擊我的名字就能查到它,我沒有做任何修改。它透露兩個信息,一是"翻牆"看世界的人越來越多,二是覺醒的記者越來越多,我認為,他具有代表性,他有力地說明瞭體制內和高壓下的中國記者的良知和勇氣都沒有冺滅,不過是地火暫時在山岩下運行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歐巴馬以行動對中國新聞自由的鼓勵,就是火上澆油了!這也正是中共官方企圖封殺本期《南方週末》的真正原因。所以我說美國總統歐巴馬訪華並非一無所獲。

2009年11月22日改於紐約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