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有個讀書人吳孟舉是浙江石門縣洲泉人。他家底富厚良田千畝,又官為內閣中書,可以說既有榮華又有富貴,唯獨缺少一樣:就是長生不老的仙術。
吳孟舉聽說蘇州民間以四月初八為「神仙節」,傳說每年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遊察看人間世故。人們都想親眼看一看神通廣大的仙人,所以四月初八這天整個蘇州總是熱鬧非凡。
可是,從來也沒有人真的在這一天見到過神仙,只有用當地一句俗語:「見仙不識仙,富貴三千年」來取個吉利罷了。但吳孟舉並不因此而灰心,他要到蘇州碰碰額角頭的運氣。
這年四月初八吳孟舉早到了蘇州,既不打紅傘也不坐藍轎,只帶了四個親兵興沖沖地上街湊熱鬧。這天滿街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貨攤,還有打拳頭賣膏藥,敲搭板唱「蓮花落」等賣藝人。
軋鬧猛的人川流不息,真是個熱鬧的神仙節。吳孟舉沒心思欣賞這些熱鬧景致,而是留心觀察來往行人的神態舉止,想從中辨認非凡之人。
吳孟舉串街過巷不覺來到八里橋堍,正想舉步上橋,只見橋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叫化子,手握一根破竹枴杖搖搖晃晃走下橋來。叫化子嘴裡銜著一枚銅鈿,隨著自已的呼吸發出「噓、噓」的聲音。
吳孟舉被這叫化子的模樣和舉動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腦筋骨碌碌轉,忽然心頭一亮,急忙上前朝叫化子深深地作了一揖。叫化子連忙還禮,面帶驚奇地說: 「怪哉!怪哉!誰人不知你是堂堂內閣中書老爺,怎麼向我這窮叫化作揖呢?」
吳孟舉面帶喜色地問:「請問,你可是呂仙?」
叫化子說:「此話從何而來?」
吳孟舉手指叫化子嘴裡的銅鈿說:「口銜銅鈿,兩口相疊,疊口呂也!」
叫化子說:「原來如此,念今日一面之交送幾句詩給你。」說著就用破竹竿枴杖在橋欄杆上寫下了:
【我在蘇州幾十年,無人知我是神仙,唯有洲泉吳孟舉,知我是仙非我緣,神州仙界愛清貧,切莫貪圖官和錢。】
叫化子寫畢吳孟舉看完,字也消失了人也不見了!此時,吳孟舉確信真的遇見了仙人呂洞賓。
他回到府上,細細品味呂仙贈詩。心想:「知我是仙非我緣」意思就是:雖然知道我是神仙,但沒有成仙的緣份。為啥沒有緣份呢?因為自己多富貴少清貧。
不久,吳孟舉便聽從呂仙勸戒,辭去內閣官職回到洲泉祖居,將田地財物分贈鄉親,自己簡居書齋著書立說過著清貧的晚年生活,死後葬在洲泉西面的馬墳頭。據說,後來有人盜了吳孟舉的墓,但墓裡沒有半點陪葬的貴重物品。可見吳孟舉晚年確是棄富貴從清貧了。
附記:
吳盂舉,(1640 —— 1717),名之振,號橙齋,別號竹洲居士,晚年又號黃葉村農。洲泉官房埭人,後移居崇福鎮。為清初學者十四歲中秀才,曾與呂留良友,結識黃宗羲、高旦中等名士。著有《黃葉村莊詩集》,並與人合輯《宋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