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名字的由來
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用"圓明"二字是一語雙關。
第一個意思正如雍正所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帝王時代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第二個意思,正是取意於雍正的佛號"圓明"。"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製揀魔辨異錄》,他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圓明園地理布局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淀區東部,原本是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繞福海而修。是清代帝王在150 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堪稱"萬園之園"。佔地約5200畝(合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總面積竟等於8.5個紫禁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並於此舉行朝會,處理政事,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光是懸掛了匾牌的就有600餘座。
電腦復原圖
圓明園焚燬真相
前些年,有個相聲段子。
老師問:"圓明園是誰燒的?"
學生答:"不是我燒的。反正不是我燒的。"
老師向家長反映了這事兒,學生的娘說:"肯定不是俺家孩子燒的。這事可不能往俺們身上賴。"
學生的爹說:"燒就燒了。多大個事兒!不行俺們賠!"
這段相聲說明,一、"圓明園是誰燒的"是學校老師經常要向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是需要中國下一代知曉的大問題。二、許多中國人真不知道圓明園是誰燒的。
著名大作家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可見,"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錯誤認識之"深入人心"。
《咬文嚼字》於2007年1月16日向社會公布2006年十大語文差錯。文史知識常見的錯誤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是1900年的事,而1860年圓明園就被英法聯軍燒了,差了40年。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認識呢?
歷史上侵略軍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是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並燒燬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清咸豐十年)年,英法聯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清朝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法軍首先展開搶劫行動,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遇珍貴可攜則攫而爭奪,遇珍貴不可攜的則以棒擊毀,必至粉碎而後快。"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俱等價值與此相彷。
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額爾金伯爵)以巴夏禮等37名英法俘虜被囚於圓明園受到虐待為藉口,威脅不接受議和條件將焚燬圓明園。10月18日,格蘭特命米啟爾中將的一個師和騎兵的大半部分約 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建築物,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 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正當圓明園之火熊熊燃燒的時候,清政府接受了英法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條件,10月24、 25日,分別與英國公使詹姆士•布魯斯(額爾金伯爵)、法國公使葛羅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燬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搶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洗劫的兩個征服者平分贓物,一個把口袋裝滿,一個把箱子裝滿,然後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一段經歷......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當時英軍拍攝的大水法沒被毀之前的照片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臺、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裡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又遭掠奪焚劫。
1900八國聯軍燒的只是圓明園廢園,而國人心中圓明園被焚燒、珍寶被洗劫的奇恥大辱實際應該說是1860年那次英法聯軍的焚燒洗劫。
國寶被侵略者焚燬劫掠,實在是記憶慘痛。作為愛國的中國人,永遠不該忘記歷史的教訓。同樣,我們也應該知道,50年代以後被中國人自己以各種名義焚燬的國寶,實在是遠遠超過侵略者。這個教訓要怎樣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