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害怕一個女孩兒的名字 (圖)

作者:許暉 發表:2009-07-11 13: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胡慧姍紀念館位於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512地震館'旁的一片小樹林中,是為在512地震中死難的都江堰聚源中學普通女生胡慧姍而建。紀念館採用救災帳篷為原型,面積、體量、形態均近似於帳篷,外部紅磚鋪地,牆面採用民間最常用的抹灰砂漿,內部為女孩生前喜歡的粉紅色,牆上佈滿女孩短促一生的遺物。從一個圓形天窗撒進的光線,使這個小小空間純潔而嬌艷--這個紀念館,是為一個普通的女孩,也是為所有的普通生命--對普通生命的珍視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胡慧姍紀念館內部

這是建築師劉家琨為"胡慧姍紀念館"撰寫的"項目概念和描述"。這個紀念館完成於地震一週年,各種莫名其妙的所謂"壓力"使紀念館的建設低調又低調。建成之後,此紀念館被勒令不准開放供人緬懷,今天更傳出消息,紀念館甚至可能遭到拆除的命運!

人們總是不理解,為什麼災區政府那麼忌諱地震遇難者的名字,以至於藝術家艾未未不得不以一己之力發起民間的公民調查,來詳細記錄包括姓名、籍貫、年齡等等遇難學生的個人信息?人們總是不理解,為什麼這樣的行動為遭到災區政府的百般阻撓,甚至有志願者被毆打?今天,一個15歲的小女孩兒的個人紀念館又重複了同樣的命運。

國家為什麼害怕一個女孩兒的名字呢?

在這個缺乏個人主義傳統,天下、國家、家族等宏大詞彙壓倒一切的國度,普通人的姓名成為專制的國家主義的最大忌諱,因為對姓名的記憶意味著對歷史的記憶,對姓名的記憶意味著拒絕遺忘歷史。而專制的國家主義的訴求恰恰在於讓人們忘掉歷史,或者說有選擇地記憶欽定的歷史。在這個意義上,"獻身"和"犧牲"的人的姓名享有被記憶的特權,比如"張思德"、"雷鋒"、"鐵人王進喜"幾乎成為宣傳口徑的共名,"新時代的雷鋒"、"新時代的鐵人"等等榮譽稱號就是這一共名的真實寫照。在共名之下,別說一介草民,就是第二、第三代獻身者和犧牲者的姓名都被共名遮蔽了。人們被告知,只需記住那些共名就夠了。這些共名被串接成了"人民共和國"的成長歷程。"歷史宜粗不宜細"、"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都是這種歷史觀的經典表述。

這樣的歷史觀順理成章地要求地震遇難者的姓名自動清零,隨同那一片片廢墟一同從"人民共和國 "的歷史記憶中抹去,只留下類似於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者那樣冷冰冰的數字,懸掛在歷史教科書中,遇難者姓名背後那些或感人或難堪的經歷和遭遇,從而隨風逝去,不再叨擾獨裁者的美夢。對獨裁者來說,抽象的數字比起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的名字,更令他們賞心悅目,喜聞樂見。

一個小小的"胡慧姍紀念館"就讓他們神經緊張,欲拆之而後快,由此可以反向推出:守護"胡慧姍紀念館"就是守護歷史記憶,守護活生生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曾經的歌或哭,守護血肉之軀的個人價值。如果"胡慧姍"的名字遭到抹除,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會遭遇同樣的命運,最終融入"無名者"的洪流,成為專制祭壇上無名的祭品。



一讀者推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