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6-10 08:21:00作者:
編者按:傳統武術是中華神傳文化的一個瑰寶,現在中國大陸產生的所謂的新武術,強調表演性,缺乏實戰性,更沒有修煉的內涵。定於今年下半年開賽的第二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是全球武林的大盛事,其宗旨是:"以繼承中華傳統武術精華、促進交流、弘揚中華神傳文化、提高武術技藝和武德為目的﹐通過中華傳統武術比賽﹐展現中華文武道德的傳統理念。"那麼,什麼是傳統武術呢?被譽為"中華武學最後一個高峰期的最後一位見證者" 李仲軒老人口述的和與之相關的文章,希望對我們認識什麼是傳統武術有所助宜。
開武館,這是民國出現的形式。在這之前,中國民國要麼是禁武,要麼是拳團, 就是操練一點實戰格鬥,目的也只是為了對付土匪,離武術的精深處較遠。凡是 武師真傳的,人數一定不會很多,三五個人,才能忙得過來,教得透。
廣收門徒,往往就會出現「教拳的多,傳功的少;講招的多,傳理的少」的情況。 其實,這不是武師們不實在,而是因為功、理是很「身體化」的東西,得身教方 能體會得出,講則講不明白,靠著在練武場上喊幾句口訣,即便是古代秘傳真實 不虛,做學生的也很難體會。
禪宗宣揚「以心傳心」,就是這個道理。要打到學生心裡去,一下子激發他,「以 口傳口」是不行的。我們年輕時(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術書,你們看了後, 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總用「口令」來標示動作,或是標榜「可用於 軍營練兵」。
那時民族危機,國外侵略,武術界的口號叫「強國強種」,希望能為國出力,訓 練部隊上陣殺敵,所以許多拳種在教授時一切趨於簡化,嚮往能一教七八百人, 一蹴而就,速成。
我的老師尚雲祥(尚升,字雲祥),是個外柔內剛的人,處世精明,不受人騙, 可同時又很理想主義。我認識他時,他已八十出頭,仍時常像青年一樣爆發很大 熱情。他很愛國,盼望國家打勝仗,教形意拳時,企圖一說,聽的人轉身上戰場, 就能用上。
形意拳傳說起源於岳飛,本就是南宋時代用來訓練士兵的。一定要讓形意拳在現 代發揮軍事作用--當時老一輩拳師都在動這份腦筋。練武術的都愛國,當時管 武術叫「國術」。李存義說:「形意拳叫國術,就要保家衛國。」
李存義本身就親自上戰場,當國術館館長時一直琢磨形意拳的軍體化和速成法。 尚雲祥延續李存義的道路,接著向這方面嘗試,晚期所教的拳有了簡化的傾向。 他這個「簡」不是簡化拳招,而是想,說一句話,片刻間便令人功夫上身。
後來發現不行,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智商悟性良莠不齊,內家拳的要點不 在拳招,在於「神氣」--這種非常靈性的東西,不是動作,無法按照「口令」 操習。而且簡化之後發現對人的悟性更高,學起來更難。訓練戰士,還不如按部就班,繁一點好。
雖然此路不通,尚氏形意沒有成為「軍體拳」,卻從此形成了一種教學風格,拳 理一語道破,發揮身教的刺激性。言教總是用眾多的比喻,搞修辭,讓人聽得津 津有味,身教則乾脆俐落,一個眼神,比劃一下便令徒弟悟進去。學武還是要重 身教,也正因為重身教,所以有些行為與禪相似。
禪宗有「話頭」,就是突然一句話把人整個思維都打亂,就開悟了。這個「話頭」 從書上看,沒有用,得真人和真人地衝突。尚式形意也有這種「給句話」,這句 話本身可能有意義,可能也沒意義,就是為了刺激。
先舉一個有意義的。有一個跟日本人打過仗的軍官(忘記叫什麼,很有名的一個 人),是個彪形大漢,會使雙刀,聽說尚雲祥研究一種能夠速成的拳術,就來拜 訪。
他是真正上過戰場、肉搏過的人,雖然只是粗通拳腳,但這種人反應極其敏捷, 一般練武的人對付不了他的,這就是「上一次戰場,抵十年功夫」的道理。他一 副生龍活虎的勁頭,周圍有什麼動靜,他脖子本能地一機靈,視線就對了上去, 真跟野獸一般。
他為自己的反應能力很得意,說:「我這怎麼樣?」尚雲祥說:「很不一般。但你 這,反應是反應,反擊是反擊,沒用呀!」他很不服氣,尚雲祥說:「我教給你 一個反應和反擊在一塊的法子,好不好?」
尚雲祥就對他說了一句話。聽完了這句話,軍官就服了,說這個法子太好了,用 到戰場上,孬種就成好漢了,非要每個月發尚雲祥一份軍餉,尚雲祥沒要。但那 個軍官還真給尚雲祥發了三、四個月的軍餉,退回去又送來,最後一個月是從南 方寄過來的,那軍官後來也許戰死了也許落魄了。至於那三、四個月的軍餉是軍 官個人付的,還是國家部隊上給尚雲祥設了個編製,就不清楚了。
尚雲祥對軍官說的這句話,是有確切含義的,是個竅門。形意拳有練法、打法、 演法(表演)三種變化,尚雲祥說的這句話屬於打法。一個軍人上了幾次戰場, 對於實戰肯定比常人領悟得多,但形意拳的打法,是經過了近兩百年,幾代人, 上萬次比武積累出來的經驗,比一個人幾次實戰的經驗肯定要高超,確實有道 理,所以能讓那個軍官一下子就折服了。
也正是因為那軍官自身有體會,所以一點就透,說給練了十年形意拳的人,可能 都沒這效果。不過形意拳的打法,屬於用,其中竅門說上十分鐘,就都說清楚了,不是功夫,只能說是技巧。有功夫上身,才是武術。光把形意拳的打法,用到戰 場上,拼一會刺刀還管用,因為比敵人巧,但上戰場時間一長,就不是拼招了, 而是拼體能,就必得有功夫。
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如何讓功夫迅速上身,,一下子教會許多人?前輩拳 師憂國憂民,是在很費心地想這個問題,不是造成個「速成」的幌子騙錢。我可 以肯定地說,功夫是不能速成的,能速成的是打法,但沒有功夫,只有打法,也 就只能欺負欺負普通人,上不了台面。
尚式形意追求「功夫速成」,但也要慢慢地練。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 一年打死人」,練太極拳,要像煮中藥似的,讓藥性慢慢發揮,功夫最終才能有 大的成就。形意拳猶如煉鋼似的,一開始要猛火急燒,把鐵礦雜質都去掉,所以 得猛練。
可是有沒有仔細想過,猛練,練的是什麼?
形意拳姿勢簡單,五行十二形,一個下午就能學會,為什麼開始時,一個劈拳要 練上一年(天資絕佳又正好處於 16-24 歲青春旺盛期的人,也要練上 4 個月)? 肯定不是練姿勢,不是練打法,不是練發力。
形意五行拳的順序,是金木水火土,對應上劈崩鑽炮橫,為什麼首先要練劈拳? 不會因為它正好處於五行的第一位。為什麼剛練劈拳的時候,最好能三四百米一 路打下去,要這麼開闊的空間?練好了劈拳,為什麼自發性地就會打虎形了?
練成劈拳後,按照五行的順序應該練崩拳了,但為什麼要接著練鑽拳?鑽拳的步 法為什麼是螺旋前進?不從技擊,從健身的方面想想?崩拳的「崩」字怎麼解釋, 就是一崩勁嗎?其實崩拳的妙處在於張馳。
全文包括李仲軒老前輩生前所發表的全部 24 篇文章和在李老去世後才得以發表 的遺作五篇,以及唐家後人的一篇《唐傳形意八卦掌》,總計 30 篇。分為尚式形意、唐傳形意、薛顛像形術和李仲軒前輩遺作、形意拳相關文章五大類。
6.以尚式形意解「拳禪合一」(3)
開武館,這是民國出現的形式。在這之前,中國民國要麼是禁武,要麼是拳團, 就是操練一點實戰格鬥,目的也只是為了對付土匪,離武術的精深處較遠。凡是 武師真傳的,人數一定不會很多,三五個人,才能忙得過來,教得透。
廣收門徒,往往就會出現「教拳的多,傳功的少;講招的多,傳理的少」的情況。 其實,這不是武師們不實在,而是因為功、理是很「身體化」的東西,得身教方 能體會得出,講則講不明白,靠著在練武場上喊幾句口訣,即便是古代秘傳真實 不虛,做學生的也很難體會。
禪宗宣揚「以心傳心」,就是這個道理。要打到學生心裡去,一下子激發他,「以 口傳口」是不行的。我們年輕時(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術書,你們看了後, 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總用「口令」來標示動作,或是標榜「可用於 軍營練兵」。
那時民族危機,國外侵略,武術界的口號叫「強國強種」,希望能為國出力,訓 練部隊上陣殺敵,所以許多拳種在教授時一切趨於簡化,嚮往能一教七八百人, 一蹴而就,速成。
我的老師尚雲祥(尚升,字雲祥),是個外柔內剛的人,處世精明,不受人騙, 可同時又很理想主義。我認識他時,他已八十出頭,仍時常像青年一樣爆發很大 熱情。他很愛國,盼望國家打勝仗,教形意拳時,企圖一說,聽的人轉身上戰場, 就能用上。
形意拳傳說起源於岳飛,本就是南宋時代用來訓練士兵的。一定要讓形意拳在現 代發揮軍事作用--當時老一輩拳師都在動這份腦筋。練武術的都愛國,當時管 武術叫「國術」。李存義說:「形意拳叫國術,就要保家衛國。」
李存義本身就親自上戰場,當國術館館長時一直琢磨形意拳的軍體化和速成法。 尚雲祥延續李存義的道路,接著向這方面嘗試,晚期所教的拳有了簡化的傾向。 他這個「簡」不是簡化拳招,而是想,說一句話,片刻間便令人功夫上身。
後來發現不行,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智商悟性良莠不齊,內家拳的要點不 在拳招,在於「神氣」--這種非常靈性的東西,不是動作,無法按照「口令」 操習。而且簡化之後發現對人的悟性更高,學起來更難。訓練戰士,還不如按部就班,繁一點好。
雖然此路不通,尚氏形意沒有成為「軍體拳」,卻從此形成了一種教學風格,拳 理一語道破,發揮身教的刺激性。言教總是用眾多的比喻,搞修辭,讓人聽得津 津有味,身教則乾脆俐落,一個眼神,比劃一下便令徒弟悟進去。學武還是要重 身教,也正因為重身教,所以有些行為與禪相似。
禪宗有「話頭」,就是突然一句話把人整個思維都打亂,就開悟了。這個「話頭」 從書上看,沒有用,得真人和真人地衝突。尚式形意也有這種「給句話」,這句 話本身可能有意義,可能也沒意義,就是為了刺激。
先舉一個有意義的。有一個跟日本人打過仗的軍官(忘記叫什麼,很有名的一個 人),是個彪形大漢,會使雙刀,聽說尚雲祥研究一種能夠速成的拳術,就來拜 訪。
他是真正上過戰場、肉搏過的人,雖然只是粗通拳腳,但這種人反應極其敏捷, 一般練武的人對付不了他的,這就是「上一次戰場,抵十年功夫」的道理。他一 副生龍活虎的勁頭,周圍有什麼動靜,他脖子本能地一機靈,視線就對了上去, 真跟野獸一般。
他為自己的反應能力很得意,說:「我這怎麼樣?」尚雲祥說:「很不一般。但你 這,反應是反應,反擊是反擊,沒用呀!」他很不服氣,尚雲祥說:「我教給你 一個反應和反擊在一塊的法子,好不好?」
尚雲祥就對他說了一句話。聽完了這句話,軍官就服了,說這個法子太好了,用 到戰場上,孬種就成好漢了,非要每個月發尚雲祥一份軍餉,尚雲祥沒要。但那 個軍官還真給尚雲祥發了三、四個月的軍餉,退回去又送來,最後一個月是從南 方寄過來的,那軍官後來也許戰死了也許落魄了。至於那三、四個月的軍餉是軍 官個人付的,還是國家部隊上給尚雲祥設了個編製,就不清楚了。
尚雲祥對軍官說的這句話,是有確切含義的,是個竅門。形意拳有練法、打法、 演法(表演)三種變化,尚雲祥說的這句話屬於打法。一個軍人上了幾次戰場, 對於實戰肯定比常人領悟得多,但形意拳的打法,是經過了近兩百年,幾代人, 上萬次比武積累出來的經驗,比一個人幾次實戰的經驗肯定要高超,確實有道 理,所以能讓那個軍官一下子就折服了。
也正是因為那軍官自身有體會,所以一點就透,說給練了十年形意拳的人,可能 都沒這效果。不過形意拳的打法,屬於用,其中竅門說上十分鐘,就都說清楚了,不是功夫,只能說是技巧。有功夫上身,才是武術。光把形意拳的打法,用到戰 場上,拼一會刺刀還管用,因為比敵人巧,但上戰場時間一長,就不是拼招了, 而是拼體能,就必得有功夫。
就是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如何讓功夫迅速上身,,一下子教會許多人?前輩拳 師憂國憂民,是在很費心地想這個問題,不是造成個「速成」的幌子騙錢。我可 以肯定地說,功夫是不能速成的,能速成的是打法,但沒有功夫,只有打法,也 就只能欺負欺負普通人,上不了台面。
尚式形意追求「功夫速成」,但也要慢慢地練。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 一年打死人」,練太極拳,要像煮中藥似的,讓藥性慢慢發揮,功夫最終才能有 大的成就。形意拳猶如煉鋼似的,一開始要猛火急燒,把鐵礦雜質都去掉,所以 得猛練。
可是有沒有仔細想過,猛練,練的是什麼?
形意拳姿勢簡單,五行十二形,一個下午就能學會,為什麼開始時,一個劈拳要 練上一年(天資絕佳又正好處於 16-24 歲青春旺盛期的人,也要練上 4 個月)? 肯定不是練姿勢,不是練打法,不是練發力。
形意五行拳的順序,是金木水火土,對應上劈崩鑽炮橫,為什麼首先要練劈拳? 不會因為它正好處於五行的第一位。為什麼剛練劈拳的時候,最好能三四百米一 路打下去,要這麼開闊的空間?練好了劈拳,為什麼自發性地就會打虎形了?
練成劈拳後,按照五行的順序應該練崩拳了,但為什麼要接著練鑽拳?鑽拳的步 法為什麼是螺旋前進?不從技擊,從健身的方面想想?崩拳的「崩」字怎麼解釋, 就是一崩勁嗎?其實崩拳的妙處在於張馳。
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網址為:http://martialarts.ntd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