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一億一千萬人口的中國南方大省廣東總是走在前頭。三十年前,這裡的人與中國其它地方一樣貧窮。但現在這一地區成了世界工廠,中國沒有任何地方人均收入的增長像這裡這樣快速。廣東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意義無比巨大:四分之一的外國投資流向這裡,30%的中國貿易在這裡展開,這裡的經濟總量佔全國的2%.廣東的社會生產總額超過了印度尼西亞。"《時代週報》這樣介紹了廣東的經濟實力後,談到全球經濟危機對廣東的強烈衝擊:
"現在情況正好相反,廣東又走在前頭,不過是在經濟下跌方面。在珠江三角洲那些同屬世界最大港口的碼頭旁,空集裝箱堆積如山,貨物轉運量減少了四分之一。這裡的經濟總量雖然沒有像德國或美國等世界其它地方那樣收縮,但增長比往常減緩了許多:2007年增長率為14%,2008年為10%,今年憂心忡忡地希望達到8.5%,這將是三十年來的最低增長率。
危機來得很快。一年前,政界和廠主擔憂的是其它問題,他們缺少工人。不再有那麼多中國人願意叢遙遠的西部到這裡來組裝洋娃娃、縫製風衣或給咖啡機安裝電熱絲。但最近幾個月以來,這個世界工廠不再有訂單。省長黃華華幾週前說過:'廣東遇到了中國開放以來的最嚴重危機'.六十萬農民工已經離開廣東。黃省長要考慮如何安排在全省流動的168萬名失業工人,這些人佔廣東950萬農民工的18%."
這場危機來得很不是時候,因為廣東正在轉型,從生產廉價產品轉向高科技,即所謂"騰籠換鳥",但籠子騰空後,面對全球危機,卻無法換來"金鳥":
"黃省長等人不把生產成本上漲視為對經濟奇蹟的威脅,而看作機遇。就像德國生產照相機幾乎無利可圖一樣,中國南方繼續縫製T恤衫到了某個時候也同樣不合算了。
黃省長下決心人為加速這一發展過程:騰出生產T恤衫的工廠,讓位給製造集成線路板的企業。他一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最後一次在2008年上半年,提高近 13%.企業家們忿忿不平,但他們屈服於政治壓力。許多人關閉了工廠,香港的制鞋工廠廠主梁老闆說:'沒有人願意關閉工廠,但繼續辦下去已不合算了。'他在東莞經營一個工廠已有18年之久,雇工600人。
據國家新華社說,僅2008年1月至9月,廣東就有3631家玩具製造廠家關門大吉,佔本行業廠家總數的一半以上。2008年上半年停業的企業總共有67000家。鞋廠梁老闆現在在越南找到了新的生產點。許多企業轉向中國西部,農民工也紛紛撤離廣東。"
編譯:王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