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惡搞"和諧"說 解放日報竟上當

作者:何波 發表:2009-03-10 19: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信息中心記者 何波報導, 2月23日,上海黨報《解放日報》新論版顯要位置刊登文章,解讀網友自創的反諷新詞"臥草泥馬",被訪者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段凡在接受該報媒體人士採訪時,結合金融危機下白領推遲跳槽計畫,回答了關於"臥槽"與"臥槽泥馬"的有關話題,指該詞出自《戰國策》。很快,消息傳播在網上,立即掀起軒然大波,"臥槽泥馬"實為中國"國罵"不雅之詞的諧音,該博士不懂其中所含的網友惡搞和譏諷當前"和諧社會"的意義,正面給予解讀,令網友一片嘩然。陝西華商報3月5日對此事進行了報導,目前解放日報等官方主流網站已刪除相關內容,無法搜索到正文。

3月9日,人民網、搜狐網、網易網等轉載的評論文章《從網路語言"臥槽泥馬"看學術失德》,也紛紛已被刪除,該文鏡像還能顯示內容,作者認為:在動物園可以看到"臥槽泥馬",在淘寶上可以買到玩偶"臥槽泥馬",甚至在百度的相關詞條裡也能看到"臥槽泥馬"的解釋。如果您當真認為確有其馬的話,就大錯而特錯了,這不過是網友們對國罵的一句惡搞。那個博士像模像樣的以"臥槽泥馬"來解釋職場"臥槽"之意,並為了證明自己的論斷是師出有名的,居然還引經據典的說"臥槽泥馬"來源於《戰國策》。要說不雷人,那是假的!這原本只需查查《戰國策》原典就能戳破的胡說八道之語,居然就被博士引用並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報紙。有人指出,博士被"臥槽泥馬"忽悠事件,說明人們現在對網路的依賴特別是對搜索引擎的依賴越來越強了,一個新詞就將一個博士獨立思考的能力打出了原形。

目前,網路還可以搜索到諷刺和諧社會"河蟹"真相的惡搞視頻《馬勒戈壁上的草泥馬》、《草泥馬之歌》,該視頻已經在網上廣泛流傳一段時間了。

中國搜索網站百度上目前保留著"臥槽泥馬"的詞語解釋,指:出自《戰國策》,形容虛有其表、竊居名位者,即使有相應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勝任,等同於爛泥扶不上牆。實際是以《戰國策.楚策四》為名而杜撰的惡搞內容:以伯樂多良馬,其有鄰亞犁,曾與人言:‘我亦善識馬,有一駿馬,伯樂不及'。人皆疑,欲觀之。亞犁恐,乃以草泥置一臥馬於槽中。眾人視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駒,臥槽泥馬爾'。"

有人認為:中共黨報《解放日報》乃我國最大報之一,編輯、總編三審犯此低級、低俗錯誤,應當面壁反省,長跪負荊。

鏈接

解放日報:"臥槽"是怎麼回事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問者:丁瑩(上海南京西路)
解答者:段凡(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

問:日前有一項調查顯示,26.3%的人表示因為金融危機推遲了跳槽計畫;近七成白領決定做好手頭工作,老老實實地"臥槽"。請問,臥槽具體是什麼意思?如何做一個不虛有其表的"臥槽者"?

答:良禽擇木而棲、"良馬擇槽而臥",是社會流動的必然趨勢,也是職場人士依據市場規律進行人力資源配置的方式。不過,如何"跳",怎麼"臥",能否"一馬當先"抑或"馬失前蹄",值得細細思量。

跳槽,本是舊上海的一句俗話,曾頻繁出現在清末小說《海上花列傳》中。現在,它的引申義是指職員自願主動地請求辭職。臥槽一詞,本為中國像棋裡的一殺招,指的是進到底像前一格位置的馬,既可將軍,又可抽車,極其凶狠。但在職場語境中,它顯然與"跳槽"相對應,指的是把握市場走向,司職分內工作,拒絕輕率跳槽,精於韜光養晦的行為。

不過,臥槽與跳槽並非完全對立,否則就可能變成一匹"臥槽泥馬"。臥槽泥馬出自《戰國策》,形容虛有其表、竊居名位者,即使有相應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勝任,等同於爛泥扶不上牆。所以說,臥槽者不應成為"臥槽泥馬",臥槽也並非"臥以待斃"。職場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而要變被動為主動,視臥槽為蓄勢待發、開創工作新局面的機會。

要不虛有其表地臥槽,有必要牢記以下兩點準則:一是遵守職場規則,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應在本職崗位上更加勤奮努力,以此來避免被動失業;二是找準定位,釐清自身職業目標和規劃,在沉下心來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補充和更新知識和技能,以便在經濟復甦和職場回暖後成為一匹"駿馬"。2月23日解放日報"專家解答"欄目,責任編輯周智強,執行編輯李小佳,夏斌。

来源:觀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