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3-06 20:14:00作者:
"三八"國際婦女節,並不是外國人的創新,中國早在漢代就已有婦女節,且傳承了數千年。
漢代〈古詩十九首〉記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源於神話傳說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詩歌,讓織女的形象產生廣泛的影響。在中國歷史發祥地的黃河流域各省,民間便把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稱為"女節"或"乞巧節"。河南《宜陽縣誌》載:"七月七夕為女節,祀天孫以乞巧。"陝西《蒲城縣誌》又載:"七月七夕,嫁女避節。"
到了唐代,民間就有在"七夕"乞巧節這一天祭拜織女的習俗,主要是希望織女神把紡織的技巧傳給家中的女性們;而這一天她們則能走親訪友,交流織藝,連平時被禁錮在繡樓裡的大家閨秀,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遊覽井市、踏街串戶,古代許多男女青年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也由此產生。
宋、明兩代,"七夕"這天婦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紅戴花,用五彩綾線結成櫻桃、桑椹、角黍、葫蘆等形狀穿線佩身,家中還要備足美食供女子們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說:"七夕女兒節,角黍展榴裙。"《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兒節"的記載。
在清代,"婦女節"又從"七夕"發展成端午的"女兒節",這天不僅女子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時想都不敢想的遊藝、聚餐、休假等特權,連遠嫁的女子也可以在這幾天回娘家看望雙親,共享天倫。
而在少數民族中,古時的"婦女節"習俗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如苗族姐妹節、怒族仙女節、侗族姑娘節、壯族婭拜節、藏族女兒節等,都是中華女性盡展美麗和聰明才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