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路上東方遇見西方(圖)

發表:2009-02-27 19: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天王踏鬼俑,唐代,吐魯番阿斯塔那206號墓出土,高83公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收藏。

兩千五百年前的絲路,猶如無垠荒漠上一縷柔韌的游絲,連接了中亞、波斯、西亞和歐洲。中原漢學、印度佛學、兩河流域波斯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歐洲希臘羅馬文化,世界五大文明在"絲綢之路"款款相會,散發著東西文明的光彩。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華美的暗花綢、多彩的刺繡、羅紗和織錦,在西元前五百多年的中國春秋時期,已經傳到了四方。

古希臘人稱中國為"絲國",認為中國絲織品"色彩像野花一般美麗,質地如蛛網一樣纖細",古羅馬皇帝凱撒穿著絲綢袍子去看戲,貴族富豪以穿著絲綢為榮。

是絲綢繁榮了中國長安與羅馬帝國間七百公里的絲綢路,將古代東西、歐亞大陸千里一線牽。

數千年來,絲綢之路不僅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原及至東亞的通道,各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族群的遷徙,漢文化、希臘羅馬文化、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的融匯和碰撞,發展成璀璨的西域古代文明。

在中國漢唐王朝,絲綢之路貿易逐漸繁榮,促進了貨物、財富,以至思想、藝術、建築等文化交流,在眾多出土文物上,見證了這時期西域諸國的燦爛生活。

在樓蘭、尼雅、營盤、阿斯塔那等地,發現了中國內地的絲綢、漆器、銅鏡,出土了中亞和西方的玻璃器、毛織物;還有各類古文字的文書簡牘,記錄著古代中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史實,以及當時在沙漠綠洲、樓蘭、高昌等地,漢人和胡人之間的生活模式。浩瀚如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神秘的且末乾屍,由三十二塊木料拼接彫刻而成、國內獨一無二的彩繪天王踏鬼木俑,從各地史前到唐代墓葬的發掘,看見了不同文化傳統的喪葬習俗和禮儀。




来源:人間福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