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站多過便利商店

發表:2009-02-22 18: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兩年前美國「紐約時報」曾經報導過中國大陸的高速公路陷入收費狂熱,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遠比服務站來的多,過路費比燃油費還要貴,讓大陸有車階級上一趟高速公路下來,光是過收費站繳交的費用就會很心痛。

不到100公尺 就有3丶4個收費站

這個現象也是中國大陸各省保護主義抬頭下的產物,收費的高速公路曾經是各省的金雞母,在很多地區的高速公路不到100公尺就會有3丶4個收費站。

除了高速公路以外,就連非高速公路的快速道路也增加收費站,收費站比連鎖便利商店還多。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曾表示,處處都要留下買路錢。

中國大陸政府為了經濟成長「保八」,陸續推出各種擴大內需振興經濟的措施,不過在各省份為了降低失業率以及拚命找尋財源,各省紛紛祭出更多的的保護自己的措施。中國各省份所謂的諸侯經濟割據,在全球金融風暴後,更是大行其道。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各地政府為保留更多當地的財政收入,各顯神通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創造為發展經濟,以地方利益為導向的地方主義,各地對各自工業進行自我保護的設限措施,以圖利本地人,中國大陸的學者稱此現象為諸侯經濟。

只想獨善其身 造成各省惡性競爭

各省地方官員以行政措施限制外地產品進入,並且禁止本地出產的重要原料外銷。各省的保護主義抬頭甚至力求建立自主的工業體系,每個省都想要創造自己的品牌,產業生產結構的相似性,造成中國大陸的資源浪費,以及各省的惡性競爭與對立。

過去就曾發生分布在江蘇丶廣東丶山東等地的中國大陸的電線電纜企業,因為各地之間的無形門檻沒有打破,外地電纜企業如果想要進入本地市場,常會碰到許多困難,這使得電線電纜業發展受阻。

為了保護本地的工業利益,各地方政府要求只用本地產品,有些地方監管部門只會檢查外地的企業,採取很嚴格的審查標準,外地企業很容易就觸法被罰,各省的封閉作法曾讓電線電纜市場難以統一。

在2006年中國大陸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收費公路違規收費,超期收費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以貴陽市的一條公路來看,建設投資人民幣3,196萬元中,銀行貸款約人民幣1,500萬元,但該公路收取的通行費約為人民幣6,371萬元,是向銀行貸款金額的4倍。

現在中國大陸政府積極擴大內需,各地方政府為了自救,紛紛提出各項保護作法,鼓勵購買本地的商品,支持本地的企業。從去年10月開始,從廣西丶安徽丶南京丶杭州丶長春丶佛山丶東莞丶海口等地,都提出一系列獎勵本地商品的措施。


来源:工商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