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以色列選舉顯示,由現任女外交部長領導的卡迪馬黨得票最多,但並不足以單獨組閣,必須和其它政黨合作。而得票第二的利庫德集團也可以通過與其它政黨聯合上臺執政。由於本次大選關係到未來幾年中東和平的進程和方式,因此引起世界矚目。
近日西方媒體報導在阿富汗進行的民意測驗,發現多數阿富汗人(69%)雖然擁護當年美國和西方軍隊推翻塔利班的行動,但對美國和西方在阿富汗所起的作用的信心持續下降。測驗中,對美國在阿富汗的作用看法很正面的僅有32%,對英國的作用正面反應的只有24%。這證明了近一年來,西方媒體不斷報導的一個事實,美國和西方盟國在伊拉克不斷取得進步的同時,在阿富汗的成果卻令人沮喪。其中原因和我的阿富汗同事的分析很相同。
我們公司有一位來自阿富汗的難民,他曾經這樣對我說:"我們沒多少人支持塔利班。但阿富汗太窮,而且沒有出路。除了種種鴉片,實在也沒有什麼其它致富路子。當年(1979-1989)蘇聯曾經介入阿富汗,但蘇聯士兵連萬寶路香菸都當稀奇貨,要用身上的幾個盧布來換我們的香菸。而我們還沒人瞧得起他們的盧布。你想,有人聲稱要來幫助我們,但他們自己都那麼窮,我們怎麼會相信他們?美國人毫無疑問比俄羅斯人受歡迎,但他們能做的也有限,他們能幫我們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嗎?"。
我這位阿富汗同事當年的那番話,與近日BBC在阿富汗發回的報導一拍即合。BBC記者坐在阿富汗人每天乘坐的骯髒不堪的公車上,與當地人聊天,發現阿富汗人對美國和西方盟國能否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信心很低。缺少工作,缺乏教育,反過來再加重已經的貧窮,惡性循環。最近一年,塔利班武裝專門襲擊和搗毀學校,破壞了400多座學校,那些學校是西方援助的產物。塔利班最害怕的不是美國和西方軍隊在阿富汗的存在,而是阿富汗人不再愚昧。
不過,令世界驚奇的是伊拉克,這個多年來一直動盪不斷,殺戮成風的國家,近兩年來卻顯示出美國代價沈重的民主移植開始萌發果實。最近伊拉克的選舉出人意外地順利,讓人突然發現,小布希臨出白官前的自信似乎還真有點道理。
下面是一篇有關轉載:
曹長青:中國人成了"世界病夫"
2009年02月09日
在中國人剛剛過了春節之際,伊拉克再次舉行了全國議會選舉,這是伊拉克結束薩達姆統治後第二次全國大選。2005年的伊拉克首次大選雖遭到遜尼派等宗教勢力的杯葛,還有外部敵對力量的阻撓,但仍是成功地舉行,超過一千萬人投票,投票率達59%。聯合國和國際社會都對伊拉克的成功選舉給予高度評價,甚至連曾反對美國打伊戰的歐洲左派報紙、法國《解放報》當時都發表社論說,可能我們錯了,布希先生對了。
這次伊拉克選舉,根據選委會公布的資料,有750萬伊拉克人參加了投票,投票率為51%。雖低於上次,但投票率很高的庫爾德地區這次沒列入選舉(伊拉克18省中只有14省選舉);選情專家說,如庫爾德地區被列入的話,投票率會高很多,結果會和上次大選差不多。
雖然正式選舉結果要幾個星期後才能出來,但這次選舉和上次一樣,仍引起世界的關注,畢竟伊拉克是新興民主國家,這場選舉關係到伊拉克的未來。
這次14個省的議會席位總共有440個,但卻有14,000名候選人參選,等於近32個人競爭一個席位,可見伊拉克人參加選舉之踴躍,對民主的信念之堅定。一位伊拉克人對美國記者說, "我們怎麼能不來投票?我們全都抱怨受到壓迫,沒有一個領導人能夠代表我們。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
根據美國福克斯(fox)電視2月5日引述伊拉克的報導,初步選舉結果是,現任伊拉克總理馬利基領導的強調世俗化的"競選聯盟"在全國10個什葉派聚居省份中的9個省獲得勝利(包括首都巴格達),擊敗了什葉派最大政黨"伊斯蘭最高委員會",在席位上獲得很大優勢。遜尼、什葉派等宗教政黨的席位都大幅萎縮。它說明,只要給人民機會,最後一定優勝劣敗,無論是極端宗教政黨,還是反美激進勢力,都會被選民淘汰。
對於這次伊拉克的選舉,中國官方媒體也做了報導。但由於中國ZF控制媒體,幾乎沒有哪家中國報紙敢就伊拉克的選舉發表正面評論,更不要說就此批評中國為什麼沒有這樣的選舉。
但即使報紙敢於刊登這方面的評論,可能也會有官方御用學者、文人出來強調什麼中國國情特殊,不能進行伊拉克式的民主選舉;還是過去那套中國教育水平低,是第三世界窮國,國家幅員大,人口多,一旦選舉,就可能產生動亂,還是保持社會穩定、發展經濟最重要。
這套說辭已是老生常談了,但這次伊拉克的選舉,其實等於再次反駁了這種論調。因為伊拉克也不是富國,平均教育水平,也不比中國高。據中國教育部的數字,到2005年底,中國全國小學入學率已達9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到4%以下。而伊拉克的文盲率,據伊拉克教育部長2008年的說法,仍超過30%。為什麼人口三分之一是文盲的伊拉克可以選舉,中國的文盲比例還不到4%,就不能選舉?邏輯在哪裡?而且伊拉克的經濟發展水平,更不比中國高。根據廣為引用的網上可查到的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資料庫"(The World Factbook)的中國和伊拉克條目,2008年中國的人均平價購買力(PPP)預估是6100美元,伊拉克是4000美元。如果這個評估是準確的話,那麼中國更不能用什麼經濟落後、收入低作為拒絕民主選舉的理由。如果說貧窮的話,那麼非洲國家不是更窮嗎,大多數非洲國家,人均收入還不到一千美元,可是48個非洲國家,有42個早就實行了多黨制的自由選舉。而美洲大陸的35個國家,除了共產古巴,其他34個國家,也都實行了民選制度。中國的文人們再用什麼中國是第三世界,收入低等理由拒絕民主制度,完全站不住腳。
面對非洲、美洲,以及伊拉克的選舉,中國的文人們又強調中國是大國,跟這些小國不一樣。可是,同樣是大國,和中國接壤的印度,人口已超過10億,但印度從1947年獨立,過去六十年來一直實行民選制度,也沒有發生全國動亂,反而成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而且印度近年的經濟也迅速發展,增長率達8%以上,雖然仍比中國低一些,但印度的數字是在有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民主制度下,經過檢驗的,比較真實。而中國的經濟數字,連自己內部的經濟學者都說,攔腰砍去一半,可能還有水分。
國際學者幾年前對12個非洲國家的2萬多人進行了三年的追蹤民調,結果顯示,認為民主制度會提供人的基本需要的佔89%,認為民主制度可以使人自由地批評政府的佔85%,認為實行多黨選舉制可以縮小貧富差別的佔72%。這個報告再次證明,即使是今天還相當貧窮的非洲人民,都對民主有堅定的信念和渴望。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中國ZF拒絕民主制度,其實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共產黨要一黨獨大,實行黨天下而已。中國人曾被稱為"東亞病夫",在當今全球民主浪潮下,難道中國人不如非洲人、不如伊拉克人、不如印度人,不如俄國人,不如阿富汗人,真的成了"世界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