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秋意漸濃。此時的秋風秋雨,除了給人們帶來些許寒意,還容易引發一些人的憂傷情緒,即人們所說的"悲秋"。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也容易使人抑鬱,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
祖國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慾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著相應的聯繫。以五行學說中"金、木、水、火、土"的"金"為例:五臟中的"肺"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四季中的"秋"也屬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連綿的日子裡,人們除了容易"秋燥",有時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
此外,"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的驟然下降,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慌、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鬱症"。
預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保持樂觀情緒,切莫"秋雨晴時淚不晴"地自尋煩惱。秋天,乃"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大好季節,是收穫的季節,況且勤奮的工作和多彩的生活還會給金秋增添靚色。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自尋煩惱,不必失意傷感地"悲秋"。
来源:Yahoo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