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人們所追求的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在《論語》一書中多次提出"君子",並對其道德內涵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闡釋:"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這些讀起來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一、君子義以為質
道義是人應當遵守的道德和正義原則,也是君子應具備的最基本品德。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與小人的心胸和視野則不辨自明,這也是區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準繩。君子嚴己寬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人格的完善和心靈的淨化。小人只顧眼前利益,為滿足個人私慾而不擇手段。君子"修身以安百姓",行義於天下,除邪扶正,濟世安民,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範。
孔子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真理、傳播道義。一次,他的學生子路說:"像我們這樣在亂世中傳道,簡直太難了!"孔子說:"既然要傳道,就要在心中永遠堅持道義,任何情況都不能動搖,任何環境也能不失去道德原則。就像那些松柏,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霜雪多麼凌厲,都是常青不謝。"子路聽了感慨的說:"原來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有道義才能上薄雲天,有仁德才能承載一切啊!"
二、君子禮以行之
禮被稱為"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是天理正氣所在,是人應遵守的具體行為規範、儀則和制度。孔子說:"君王像君王,臣子像臣子,父親像父親,兒子像兒子,各安其道,各正其位。"只有人人守禮,才能保持安定的社會秩序,實現上下和諧的社會環境。孔子曾讚美鄭國賢相子產的君子風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孔子還強調君子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和而不同"、"泰而不驕"、"矜而不爭"等。
單父縣宰宓子賤是孔子的學生,他"鳴琴而治",使單父得到大治。孔子經過單父時,聽到從城中傳來陣陣彈奏琴瑟、演唱詩歌的聲音,孔子笑著問宓子賤:"治理縣城也用禮樂教化嗎?你是怎樣做的?"宓子賤回答:"您給我們講了禮樂教化之道,我當然要把它用在實踐中。我以對待父親之禮對待老人,以對待子女的心腸看待孩子們;扶危濟困;招賢任能。百姓們都能和睦相處。"孔子高興的說:"子賤真是個君子啊!遵守天命,以禮樂治世,你所治理的地方雖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卻很正大,可以治理天下,又何況一個縣城呢?"孔子是儒家禮樂思想的奠基人,非常重視通過詩樂與禮儀的培養使德入民心。
三、君子孫(遜)以出之
君子又被稱為"謙謙君子"。孔子認為君子應通過修身完善自我修養,能夠不斷反省自己,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仁德的追求中鍥而不舍,才能達到"仁"的境界。他的學生樊遲請教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顏回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這裡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畏天命",即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克己復禮"等。只有能真正節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懷面對世事,才能夠達到愛他人、愛生命、愛天地萬物,而成就"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的仁愛。
孔子說君子能"內省不疚"。小人有錯總要推諸他人或文過飾非,無法面對自己的缺失。然君子則不同,過而能改,方能提升自己。一次,宋國遇到了水災,魯國派使者前往慰問,宋國國君回應說:"寡人不仁,因為齋戒不夠誠實,徭役擾亂了百姓的生活,所以上天降下此災,又給貴國國君增加了憂慮,以致勞煩先生前來。"孔子知道後說:"看來,宋國大概會很有希望的。"學生們問為什麼,孔子說:"當初桀、紂有過錯卻不承認,很快就滅亡了。商湯、周文王知道承認自己的過錯,很快就興盛起來了。過而能改,君子之道,善莫大焉。"宋國後來果然成為國富民強的國家。
四、君子信以成之
孔子提出君子要講誠信,"誠"真實無妄,乃天之道,聖人與天地同心,要做到無人欲之私、坦然無欺、恆久不怠等。信乃人立身之本,孔子強調君子"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一個人如果失去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做人。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還說"言必行,行必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即君子應恪守忠信,言行一致,不允諾則已,否則必採取行動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因為在君子看來,實現不了諾言和言行不符是最為可恥的。
孔子非常重視誠信理念,把其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之一。一次,子貢問如何處理政事,孔子說:"使糧食充足,使軍隊強大,使百姓有信用。"子貢說:"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項,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隊。"子貢又說:"如果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項,二者之中先去掉誰?"孔子說:"去掉糧食,而人不講信用就不能立足於世。"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有著崇高的信念、集仁、義、禮、智、信各種高尚品質於一身的道德楷模,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他們以弘揚道義和善化民眾為己任,有著謙遜的氣質和寬廣的胸懷,能夠承擔起維護真理和正義的重大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