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脹形勢愈顯嚴峻(圖)

發表:2008-06-12 01: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印度國家政府僱員在舉行罷工時與警察發生衝突

通脹擔憂正在全球不斷加劇,金融市場也隨之顫抖不已。

週二的中國股市是最新一個受害者。基準上證綜合指數收盤暴跌7.7%,創下年內最低收盤價。此前中國政府推出了旨在從金融系統中進一步回籠資金的新措施,以此遏制通貨膨脹。

同樣是在週二,越南政府宣布下調匯率,意在緩解市場因通脹率躥升而承受的壓力。

而在美國,聽聞前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主席貝南克(Bernanke)有關油價高企將加劇通脹上行風險的警告後,投資者紛紛拋售了美國國債。對Fed動向最為敏感的2年期國債價格大幅下挫、收益率抬升,因為投資者越發相信,通脹當前,Fed今秋可能就得被迫加息。週二,2年前美國國債收益率從上週五的2.4%躍升到了2.9%。

與此同時,原本很可能降息的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也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按兵不動。該行表示,受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影響,通脹風險已大到不能再承受降息的程度。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也在考慮通過加息來抑制通貨膨脹。

發展中國家看起來顯得尤為脆弱,它們當中有些國家曾在上世紀80、90年代和通貨膨脹進行過艱苦鬥爭。許多經濟學家年初時曾不無擔憂地表示,受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增長乏力可能是發展中國家今年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然而現在通貨膨脹正在變成一個更嚴峻的潛在問題。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跟蹤調查了24個大型發展中國家;其調查顯示,1年前它們當中四分之三的通脹率都能達到或低於原定目標;而今他們無一能實現原定目標。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估計,這些國家的通脹率已經倒退回了2002年的水平。

中國2006年年初時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的升幅還不到1%,此後CPI一路上升,近幾個月來更是超過了8%。再看印度,當地股市今年迄今已經累計下跌了27%,僅在過去兩天就跌去了4%;印度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也超過了8%。

控制通脹的典型手法是加息。但這有可能會影響經濟增長,並令股市承壓。這還可能使一些發展中國家穩定本幣匯率的努力難度加大。對於這些倚重出口業來發展經濟的國家來說,穩定匯率是一項重要任務。

當然,全球經濟也顯示出了一定的彈性。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週二發布的《全球金融發展》(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年度報告中預計,今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及投資規模僅有溫和下降。

對於那些有大量人口仍在貧困中掙扎的國家來說,能源及糧食價格的飛漲是個格外嚴峻的問題,但在此輪商品價格飆升之前,就已經有一些導致通脹的外力在發揮作用了。

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在經歷著資本的大規模湧入階段,這導致了投資過熱以及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在這些地區,內需和信貸規模也在快速增長,此外,當地就業市場也較為吃緊。

不過,過高的通脹也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供職於Harding, Loevner Management、管理著價值70億美元全球股票的西蒙·哈列特(Simon Hallett)說,在良好的狀況保持了多年之後,新興市場的風險實際上也越來越高。

各個發展中國家的央行都面臨著嚴峻考驗。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們認為,許多國家的央行都沒有積極採取措施收緊貨幣政策,相反,它們只採用了一些臨時措施,如對麵粉和汽油等消費品實施價格控制以抑制通脹。一些國家政府試圖下調高昂的補貼,但卻有可能激怒民眾。在埃及的Burullus鎮,政府官員們停止向市民出售補貼麵粉後,上週末該鎮爆發了抗議活動。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在發展中國家管理著700億美元的資產,該公司負責新興市場的聯席主管科蒂斯·紐伯恩(Curtis Newbourne)說:"通脹的加劇超出了央行的反應速度。"他說,公司已經減持了這些市場發行的證券等附息金融工具。

上週末,中國出臺措施收緊信貸,投資者們對此反應強烈。中國政府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當前的16.5%提高至17.5%,以進一步抑制貸款發放。這已是今年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更讓人不安的是,人們普遍擔憂對美出口的放緩,而且擔心本週四即將發布的一份報告會顯示出該國5月份的通脹仍居高不下。

在其他一些通脹已經無法控制,或是受到價格上漲和其他經濟弱點雙重衝擊的國家,股票、債券和貨幣被投資者們棄若敝屣。

直到最近,越南還是想尋找下一代熱門市場的投資者的心頭所好。但一份報告顯示,越南5月的消費價格漲幅較上年同期高出25%,令越南盾在外匯期貨市場的價格下跌,同時引發人們擔憂將會出現金融危機。

中國的通脹率雖尚未達到上述水平,但也是投資者們擔憂的重大源頭之一。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駐上海的中國問題研究負責人王志浩(Stephen Green)指出:"現在該是做出艱難抉擇的時候了。"

在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幾個主要新興市場,兩位數字的通脹已經降臨,或是預計不久就會到來。僅上週,俄羅斯、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都上調了關鍵利率。但一些投資者擔心這樣還不夠。

就算上調了利率,以亞洲國家為首的許多政府仍在實施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那是因為這些國家的關鍵政策利率低於通脹率,從而會刺激投資者借貸,而不是儲蓄。

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PLC)駐倫敦的新興市場債券組合經理埃德溫·古鐵雷斯(Edwin Gutierrez)寄希望於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高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他說:"這些人沒有跟上形勢。這是一場危險之極的遊戲。"

投資者表示,在新興經濟體中,巴西可謂一枝獨秀。雖然價格壓力相對較輕,但巴西央行迅速行動,提高了利率。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巴西遭受了極其嚴重的通脹,最後才得以解決問題。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下屬的DWS Scudder管理著價值3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股票的特倫斯·格雷(Terrence Gray)說:"對於惡性通脹的後果,巴西比任何人都清楚。"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