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爸媽源源不斷的愛
我算是一個標準的家庭主婦,下班回家不是做飯就是陪孩子玩。由於單位相對比較清閑,下班也早,所以陪孩子的時間特別長。孩子每天黏著我,實在是 不想和她玩了,生氣地說她幾句,孩子就受不了。每天在家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媽媽跟我玩"。你說我這麼大人了和孩子能玩什麼?孩子每天能把100平方米的 房子擺得滿滿的,有時連個下腳的地兒都沒有,只要家裡能直立起來的對象她都豎起來,搭房子,然後住在裡面,讓我也蜷在裡面,我這麼大的人能受得了嗎?可你 有什麼辦法?!再就是玩過家家,做飯,假裝吃她做的各種美食,還得顯出特別香的樣子。孩子沒有伴啊!她連小蟲子都喜歡的不得了!
前些天,和孩子在家附近的一個小廣場玩,那裡有好多扭秧歌的,有好多孩子在滑旱冰, 碰到了孩子的同班同學,她們就一起玩,還非要把我給拉上。我也是厚著臉皮,像小孩子似的和她們一起玩,一會兒玩"一網不撈魚"的遊戲,一會兒和她們一起比 賽跑,看誰是第一,一會兒讓我當裁判,她們跑,結果肯定她們都是第一。同伴的媽媽在一旁看著,我覺得周圍有好多大人在看我。反正我是玩瘋了。休息時,那個 孩子,竟然叫我媽媽,而且還給她媽媽說:我喜歡妞妞的媽媽。真是對我莫大的安慰!大夏天的,我倒是沒白流汗。
我們小時候,有玩的,兄弟姐妹,每天在一起打鬧,和鄰居家的孩子也是在一起瘋玩。那時的我們玩得徹底,玩得淋漓盡致。童年是一個快樂的年齡,有 些東西會在一個人的心底積存下來,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溫暖一個人的一生。不管將來他是達官富貴,還是市井平民,童年的記憶是常憶常新的。可現在的孩子都是 獨生子,父母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孩子,所以孩子更顯得孤獨。父母在節假日帶孩子到公園、遊樂園,到肯德基、麥當勞彌補平時的不足,其實也僅僅是滿足父母的 補償心理,不是孩子內心裏想要的東西。
我小時候不知道三字經,但知道"犬守夜,雞司晨",上小學就是靠雞打鳴起床的。女兒知道三字經,但她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人們牽著抱著的小狗能守 夜,雞能打鳴。所以陪孩子時,也不停地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孩子聽得有滋有味。我也想起小時候受到的文化熏陶就是媽媽給講的小故事。也就是這些簡單純潔的啟 蒙,讓我一天天在好奇與希望中長大。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自己思想和理想的人。
孩子5歲了,和她玩了5年。現在學英語、跳舞,都是她自己選擇的。學習的興趣和效果讓我很滿意。那天我剛把她送到教室,她就給我下逐客令:媽媽你趕緊走吧,我嫌你煩!我又高興又失落。高興的是我又有了自由,失落的是我快要下崗了。時間說慢也快,說快也慢,不覺中孩子就長大了。
我也一直琢磨,父母多陪孩子的好處是不容置疑的,對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年輕的父母不要找出很多的理由來敷衍孩子,把孩子托付給老人、保姆看管。總算起來也就六七年的時間。等孩子大了,你有時間了,孩子就不需要你來陪了。那時候你還能做什麼?!我覺得財富是什麼時候都可以取得的,只要你願意。可孩子的童年一去就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