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20日報導,自從5月12日四川8級大地震以來,已經發生了數百次餘震。由於缺乏餘震預測機制,民眾應加強預防措施。美國地理觀察 (Geological Survey)研究四川地震和餘震的地震學家帕森斯(Tom Parsons)表示,出現強度大的新餘震的機率很高,而且強度遠大於目前所發生的30多次餘震。
帕森斯認為,可能發生7級以上餘震的高風險地區,包括紫坪鋪水庫下方接近地震中心的都江堰。不過他也說,無法預測下一個大地震就在明天或是幾個月後。
路透社20日報導解釋餘震的成因:
*地震傾向在特定時間於同一地區連續發生,最大的振動叫做主震,之前的稱作前震,之後的稱作餘震。
*餘震大部分發生在同樣的斷層線谷,而且被認為是由主震引發。有時候主震引起的應力大到足以引發附近斷層線谷的餘震。
*較大的地震有更多和更大的餘震。大到足以造成損失的地震一般在震後的一個小時內引發一些大到可以感受到的餘震。在接連的地震當中,大部分的震動是餘震。
*多數的餘震很小,不會造成損害。不過可能有一個或數個餘震力量大到造成額外的損失和死傷,並且威脅救援者的生命。
*餘震的次數和強度會隨著時間減少。科學家表示,第二天的餘震是第一天的一半,第十天是第一天的十分之一。
*美國地理觀察雜誌 從1989年起開始預測餘震。這些資訊提供政府作出決定,是否應拆除、修復、或是讓民眾使用受損建築物的安全時間。
来源: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