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8-05-11 22:53:35作者:
總看到些議論關於中國人跟老美戀愛時引起的傷心,所以想了些中國人和美國人為人上一些很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是選擇空間上的差異。美國跟中國比,當然是自由社會了。自由社會裏人的選擇自然比我們中國社會多了許多。先說中國。不單是體制問題。幾千年的傳統,孔老夫子早已為我們每一個人訂造好了生活軌跡。人分三五六九等,仕學兵農商,三綱五常什麼的,所以啥身份,在啥位置,該如何行為舉止,該如何思想,都有定規。想出格?那不是被拽回來便就是貶了。所以中國社會說複雜,的確是,老外就弄不清楚。可對生活在這個社會裏的人們來說,不難。因為很多時候沒有選擇的問題。麻煩多是想選擇而不能的煩惱。電影Matrix裡說社會裏總有10%的人無法被社會程序編進去,從而便格格不入,多出許多生活上的麻煩來。我覺得現實生活真的是這樣,有些人是無法適應是前已經編製好的生活的。美國人因為選擇多些,所以在生活方式和做人的風格上便有比我們多樣化些。
老美首先有個宗教問題。他有宗教上的自由:信教還是不信?信啥?光對一本聖經不同的理解的便出了數不清的教派。另外上學,要自己選課。專業,也要費腦子選。選了一份,不好,再換。不想讀學位了,出去工作些年,回來再讀。沒有錢?沒關係,只要能弄得到點信用,大把人急著借錢讓你花。可以花到你破產。年輕時,如果願意,一路上可以去試試不同的城市,試試不同的生活方式,試試毒品,試試不工作,反正選擇多了去了。選擇多了,麻煩也多。不少人便在這種選擇中遺失了自己。那個10%大概變成了美國人說的screw-ups or weirdoes,或者即使是看似正常的,還有那些closet alcoholic, Neo-Nazi fanatic, recreational drug user, obsessive compulsive, severely depressed等等等等這些中文沒有完全可以對等的東東來。這讓我們這些個單純的中國人如何交道(不是說咱中國人裡沒有,都是人,咋會呢?不過我們有 don't ask don't tell習俗,另外大概是被壓抑住了)。
再說戀愛。愛情本身就是很說不清楚的東西。中國人的戀愛多少是現實的和理智的。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更著眼將來,所以愛一個人時多是按著結婚對象來看的。這樣便免不了連帶考慮到不少實利的東西。男人能不能掙錢,女人能不能給男人帶來面子之類。可是受人吸引本身多少要跟理智不和的。比如說如果你是老大,習慣了照顧人,女的也許會被那種任性的小弟弟壞男人類型吸引,因為你本能的想照顧他。如果你是男的,
你也許總是不自覺盯著愛撒嬌的小女人,因為你想照顧她。如果本能跟理智相符便好,若不符,自然是麻煩。
到了美國人,因為美國人作為群體更注重現在感受,所以似乎戀愛的感性要比理智多些。不是每一個戀愛的人都會被看作是結婚對象。總要試了再說。我知道的一對老夫妻試到了有孫子時才感覺應該結婚了。還有一個離了婚的女孩,過去一年裡談了5,6個了,最近又有了新的。我已經不再試著記她男朋友的名字了。上一個吹掉因為她嫌那人要用她的時間太多。她沒工夫。要說作為結婚對象,那人一流。還知道一個男的,長相一般,可是性格,機智一流,把女人迷得死心塌地得跟他。這人從來沒有正經工作,可總有有錢的女人的跟他在一起,要死要活的。他誰也不娶,不過是混著花那些女人的錢。那些女人死心塌地的讓他花。還有一個女律師,才智長相都很好,找的男友卻比她差好遠。我知道的三個裡一個是監獄裡的終生犯。號稱她是有commitment problem.
這麼多的選擇自然讓人傷腦筋。比方說美國人有個理論說女人裡codependent居多。這種癥結的問題在於人並不清楚自己的意願,所以便以滿足他人的意願做為自己的滿足。這種人多時候會跟自大狂或者alcoholic糾纏在一起,因為alcoholic大多也是自大狂。兩家在一起,剛好相輔相成,自大狂做壞人,可以讓codependent感覺自己是一個多好的人。一種惡性反饋。這種紐帶聽說一般很強。聽說codependent多是由於而是抑或父母裡有alcoholic,抑或是父母管教極嚴,孩子努力做好孩子以爭取贊同,最後發展到忘卻了自己(照這個說法是否中國人都多少有些 codependent?)
不管怎樣,愛就愛了。愛的感覺很好。不過要能找到自己大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