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遭砍頭式拆遷 多數居民無賠償

發表:2008-03-26 06: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今年2月23日以來,涪城區石塘鎮紅星村幾乎每戶人家都接到「違法建設責令拆除告知書」。

四川綿陽市於2006年決定在涪城、遊仙兩個主城區建造中國最大的「城中湖」,為此有多個村莊數千農戶的房屋被納入拆遷範圍。這項被村民稱為「砍頭式拆遷」的行動,將在這兩區拆除所有三樓以上的房屋,而且多數村民幾乎拿不到任何賠償。

據《南方都市報》25日報導,2006年,綿陽市委、市政府規劃在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江匯合區域定位為投資、旅遊、宜居的城市新區「綿陽會客廳」。依規劃設計,「綿陽會客廳」將跨綿陽市涪城、遊仙兩區,開發周圍21平方公里的面積,建造中國最大的「城中湖」,總投資將達人民幣千億元以上。

「綿陽會客廳」建設2007年正式啟動後,涪城區石塘鎮、塘訊鎮,遊仙區小梘溝鎮等多個村莊數千農戶的房屋被納入拆遷範圍。


「綿陽會客廳」建設啟動後,多個村莊數千農戶的房屋被納入拆遷範圍。


自今年2月23日以來,涪城區石塘鎮紅星村幾乎每戶人家都接到「違法建設責令拆除告知書」。「告知書」中說,這些村民的房屋屬於違法建築,責令在接到告知書之日起5天內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將強制拆除。

如果家中無人的,工作組將「告知書」貼到了牆上,照相後算是通知到人了。

報導說,這種被村民稱為「砍頭」行動的拆遷方式在涪城區石塘鎮、塘訊鎮、遊仙區小鋧鎮等村莊蔓延。

村民張艷說,按照市規劃局的通知,三層以上的屬於違法建築,要先被拆除,一分錢的賠償都沒有,而村裡幾乎每戶人家都有違法建築。

據報導,在紅星一社,能拿出規劃局批准建設許可證和房屋產權證的只有十幾戶,近百戶的房屋都不能拿出證件。一名幹部說,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村民在所分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很少去領取產權證。

該幹部表示,市裡就此公布一項規定,凡是在去年之後新建的房屋,包括在老房屋上加蓋的,全部列為「違法建築」,這項規定讓許多村民難以接受。

村民張福海說,「我們社是在遭遇過一次洪水後搬遷了的,曾要求鎮裡給重新批一塊宅基地給我們。」

2004年,鎮規劃局批准將紅星二社和四社的20畝地,出售給一社做新村建設用地,價格是480萬元。他表示,「我們以前賣過109畝地,得到390萬元,村裡截留14萬,剩下376萬。」

報導說,購買109畝地的金海公司轉手以1畝100多萬元轉售,高出付給村民的價格30多倍。賣掉109畝地的錢無法支付20畝地的錢,這讓村民們很是想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地段,價格差異這麼大?

據報導,109畝地出售後所剩的376萬元所得,後來平分給村民,每人得到7000多元。村民說,「如果把我們的房屋再拆掉,拿不到賠償,我們什麼都沒有了。」

3月11日上午9時,當地政府拆除村民蔡二娃的6層樓房時,6名工人被坍塌下來的磚塊砸中,其中1名孕婦死亡、1名婦人重傷,其他4名工人下落不明。

村民老丘表示,工人是承包工程的工頭從外地找來的,拆掉的磚塊堆放在樓頂。「我們全家人都還在屋子裡吃住,他們就在上面拆房子。我們就怕下雨,雨水會增加磚塊的重量,如果也會像蔡二娃家的房子壓塌,我們逃都逃不掉。」

村民蔡小娃說,在中國新年前的一次拆遷中,我只是走過去看了下被拆的房子,就上來幾個人把我抓走關了起來,村裡去了好多人才把我保出來。之後,他再也不敢看拆房子。

報導指出,不許亂說、不許圍觀,成為被拆除房屋的村民們要遵守的戒律。

3月14日,紅星三社已經有116戶人家的「違法建築」被拆除,拆遷攻勢正往一社方向前進,村民董愛真擔心房屋不保,她不得不考慮自己動手拆除。

她表示,這樣做,可以得到每平方公尺5元的勞動補助。「這樣還可以把磚留下來,如果是承包工程的人拆,恐怕什麼都落不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