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晚會被批「電視偽民俗」

作者:許波 發表:2008-02-02 02: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8年春節到來之際,北京一些文化傳媒界人士聯署"新春節文化宣言",反對沿襲了25年之久的春節聯歡晚會這種"電視偽民俗"。

由北京傳媒界資深人士凌滄洲發起、新聞和文化網站"眾人網"執行總編裴鈺執筆的"新春節文化宣言"自1月中旬推出以來,引起北京和南方一些媒體以及網友的爭論。

宣言認為,春節作為一種文明的現象,它的本質就是"人的自由",不受任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束縛。然而今天的春節被賦予太多的教化、勸導和條條框框,有人在用春節來承載歌功頌德的獻媚。宣言說,當春節晚會作為電視文明的話語壟斷工具開始改造春節之後,過年就變成了看電視,讓春節這種文明化作一種單一的視聽感受,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庸俗。當春節晚會承擔了很多教化、吹捧和歌功頌德的職能的時候,春節就在被庸俗化之後,又被工具化、舞臺化和政治功能化了。

*宣言呼籲注重自由精神*

凌滄洲等人在宣言中呼籲人們剝離所有謊言的編造、歡樂的做作、盛世的虛偽、真情的閹割,呼籲"春晚可以不看,注重自由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化"。

凌滄洲在接受中文部記者採訪時說,宣言面世之後,海內外媒體都做了廣泛的報導,並且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但是他對於中國一些官方媒體的片面報導感到不滿。他說:"傳統的報紙對於我們的宣言都持批評的觀點,比如中青報、北京日報、新京報和新民晚報等等。他們發文抨擊我們的宣言,報導的傾向行特別明顯,比如網友中間也有支持我們宣言的,但是它就只報導網友批評宣言的一面。爭論最大的就是我們提出的春節晚會可以不看。"

凌滄洲認為,春節晚會內容單一,並且越來越具有庸俗化的傾向,成為官方寓宣傳於娛樂之中、歌頌和營造"和諧社會"的工具。凌滄洲說,這樣的春節晚會侵犯人的思想和精神自由,不看也罷。

*凌滄洲:冒用老百姓的名義*

凌滄洲說:"前幾年春晚有一個很著名的歌,叫作什麼《今天的老百姓啊,真呀麼真高興啊》。我覺得我們國家要走向現代化,最需要提倡的是公民社會,老百姓這個詞是最腐朽的,充滿了中世紀的味道。很多場合都是冒用老百姓的名義。"

自從1983年中央電視臺首次舉辦春節聯歡晚會以來,春晚已經經歷了25個年頭,成為很多中國人過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人們對春晚的看法也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分歧。

深圳經營文化傳播產業的民營企業家的熊先生對春節晚會日益庸俗化的傾向感到厭煩,他對中文部記者說,近來春節晚會從內容到質量都在滑坡:"由於官僚體制的製作,使得節目的質量在下降,原因不僅是內容問題,內容上的確承載了許多官方的意圖,實際上官僚體制要貫徹它的意圖,就不能不影響到節目的質量。"

*歌功頌德也可以?*

杭州從事保險業務的周女士持不同觀點。她認為過年是喜慶的日子,營造祥和的氣氛是中國春節的傳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渲染國家、社會的光明和希望無可厚非。她說:"國家畢竟是在一天天向好的方向發展,老百姓的日子畢竟是在逐步提高。在春節的時候為國家說幾句好話為什麼就不可以?為什麼大過年的非要找人家的毛病呢?即使是歌功頌德,我覺得也可以。"

來自大連的資深傳媒人士呂先生說,眾口難調是春節晚會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大難題,他本人對於這個晚會也不滿意。但是他相信,抵制春晚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能的。他說:"我覺得應當有(春晚),要不然幹什麼呢?你總不能讓人們都嘩嘩地打麻將、打撲克牌吧?問題是沒有春晚,要有什麼來添補這個空白。在沒有的情況下,就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新春節文化宣言"的發起人凌滄洲歡迎人們參與這份宣言引發的討論。他表示,充分尊重那些願意看春晚的人的權利,他們發表宣言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取締春晚,而是要倡導春節文化的多元化。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