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個億萬富豪陷牢獄 興衰都有政府幫忙

作者:殷 澤 董瑩瑩 發表:2008-02-01 02: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泡沫富豪:期待"陽光財富"

越來越多的富豪榜為我們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財富傳奇,超級富豪成為普通中國人艷羨的對象。但是,富豪的財富經得住考驗嗎?

2007年,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富豪們紛紛落馬。有媒體總結,2007年有7個億萬富豪深陷牢獄。吳英、謝國勝、孫樹華、溫瑞芬、周正毅、李義超、周益民,這些富豪的名字耳熟能詳。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一夜之間從天堂跌入到地獄?

  富豪落馬的原因千千萬,但有一條是一樣的:對規則的漠視。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或者法人,要想生存和發展,都必須遵守規則。遵守規則下獲得的財富將獲得法律的保護;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再多也會消失。

近來落馬富豪們極富戲劇性的暴富經歷和可悲結局,使中國社會中的一些弊端暴露無遺,他們的發跡與衰敗,都有深刻的時代烙印。

中國人的財富在增加,富豪也在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富豪榜也為我們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財富傳奇,但在2007年,也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富豪們紛紛落馬。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富豪一夜之間從天堂跌入到地獄?

現 狀

"灰色"財富能持續多久

  超級富豪成為普通中國人艷羨的對象,成為激發年輕人奮鬥精神的偶像。但是,富豪的財富經得住考驗嗎?孫樹華、謝國勝的落馬一度使富豪榜成為魔咒。

  過去的一年,相信人們對吳英、謝國勝、孫樹華、周正毅、李義超這幾個名字都不陌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落馬富豪。

  在2007年以前,他們一路風光無限,媒體的鎂光燈、普通人的艷羨都會落在他們身上;而在2007年之後,他們面臨的,可能是牢獄之災。

  改革開放後,追逐財富已經不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中國人的財富在增加,富豪也在不斷增多。在2007年的胡潤富豪榜中,以上榜門檻8億元算,有 800多人入選,其中身家百億者多達75人,而在2006年僅有10人,財富的增長速度可見一般。有人統計,800位上榜富豪的資產總和佔2006年中國 GDP的16%。

  超級富豪成為當今普通中國人艷羨的對象,成為激發很多年輕人奮鬥精神的偶像。但是,富豪的財富經得住考驗嗎?孫樹華、謝國勝的落馬一度使富豪榜成為魔咒。其實,富豪榜沒有錯,上榜也沒有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問題在於富豪獲取財富的方式是不是陽光。

  富豪落馬

  歲末年初,是總結的季節。有媒體總結,2007年有7個億萬富豪深陷牢獄。吳英、謝國勝、孫樹華、溫瑞芬、周正毅、李義超、周益民,這些富豪的名字都耳熟能詳。

  吳英,從一開始就披上神秘面紗的80後女富豪,在2006年年底的3個多月裡,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和手筆,置下大宗固定資產。

  本色商貿城、本色?正道汽車服務、本色網吧、本色建材城、本色概念酒店、本色咖啡館......她名下的產業幾乎佔據了東陽的黃金街道。據傳38億元的總資產,可晉身胡潤"女富豪榜"第6位。

  此前,吳英名不見經傳,一夜成名後,關於她的財富來源也是眾說紛紜、荒誕離奇。有人說她洗黑錢,走私、販毒、販賣軍火,傍大款,也有傳言,稱其在國外結識一名東南亞軍閥,分得大筆遺產。

  當大家正揣測其可能的發家方式時,2007年2月10日,吳英因涉嫌非法集資被刑拘,一段財富神話就此破滅。

  2007年2月,洛陽中泰集團董事長李義超因涉嫌偷稅漏稅被終止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2007年5月,原河南華林塑料集團公司董事長孫樹華因提供虛假材料,騙取銀行貸款13.6億元,涉嫌經濟犯罪,被立案調查。

  2007年7月,河南花園集團董事長謝國勝因涉嫌詐騙被捕,這是河南繼李義超、孫樹華之後落馬的第3位"福布斯富豪"。謝國勝曾在2005年《福布斯》雜誌評選的中國富豪榜上名列348位,財富總額5.5億元。

  財富與規則

  富豪落馬的原因千千萬,但有一條是一樣的:對規則的漠視。規則可以是法律、法規,也可以是道德規範。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或者法人,要想生存和發展,都必須遵守規則。遵守規則下獲得的財富將獲得法律的保護;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財富,再多也會消失。

  在2006年10月之前,吳英還只是浙江省東陽縣縣城的一個普通個體戶,名不見經傳;之後,就變成身家過億的女富豪。對於吳英的發家,有很多人提出質疑。

  但吳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的錢都是乾淨的。"年僅26歲的吳英,聲稱其靠炒房、炒股票和期貨,販賣珠寶等,在7年間積累下了億萬家財。但是,吳英的財富神話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形形色色的醜聞:綁架、假匯票事件、拖欠員工工資,等等。她的投資方式也充滿爭議,看得見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了投入大、週期長、競爭相對激烈的傳統行業。

  果不其然,2007年3月16日,吳英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合同詐騙罪被正式逮捕。

  其實在中國,眾所周知,非法集資是一條高壓線,但是一直以來卻屢禁不止。非法集資的背後,是民間借貸熱。

  浙江的"地下錢莊"早已聞名遐邇,具體的資金交易規模無法統計,但相關研究者認為,僅溫州一地至少在千億元以上。溫州炒房團、炒煤團以及遍佈各地的投資背後,都有民間借貸的影子。

  落馬富豪的手段無外乎騙貸、非法集資、偷稅漏稅、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等等,這些無不是對規則的破壞。很多富豪存在僥倖心理,但是"勸君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到頭來身敗名裂,一無所有,孫樹華們就是前車之鑒。

  時代烙印

  其實,富豪落馬已經不稀罕,在2003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種現象。2003年12月,《中國富豪問題調查報告》中分析認為,近年來落馬富豪們極富戲劇性的暴富經歷和可悲結局,使中國社會中的一些弊端暴露無遺,他們的發跡與衰敗,都有深刻的時代烙印。

  改革開放30年來,國內的政治、經濟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整個社會還處於轉軌階段,離規範的市場經濟還有一段距離,在制度、機制方面還有待完善。

  關於孫樹華落馬,在當地曾有這樣一個傳說:2001年的華林集團產值只有7000萬元,當孫樹華戰戰兢兢地報了一個1億元的數字時,還滿以為會被查出來。哪知地方官員再往上報時"加快了發展進度",這一數字翻了一番,達到近2億元。

  一定程度上,企業業績與地方GDP以及官員的政績緊密聯繫在一起,而且是一種畸形的、不正常的關係。

  為支持華林集團的發展,地方政府給政策,讓土地,大開方便之門。據瞭解,僅華林工業園就佔地1600多畝。孫樹華又拿著土地到銀行貸款13.6億元。有人認為,孫樹華其實就是靠銀行貸款當上了"河南首富"。

  孫樹華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只是這個時代對富豪影響的一個縮影。另外,政策的變化對富豪的影響也不小。在2006年《刑法》修正案頒布之前,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不屬於刑事犯罪;但是修正案頒布後,相關責任人必須負刑事責任,這對企業,對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影響可想而知。

  由於特殊的時期、特定的環境,很多富豪在早期生涯中都有過"灰色經歷"。為此,國內曾就企業家"原罪"問題進行過大討論。但是,最終也沒有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之前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但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隨著改革的深入,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會意識到,追逐陽光下的利潤才是正途。

  案例一

  有人說,如果謝國勝可以安心做酒店的話,他現在應該可以活得很滋潤,但是他心中有太大的慾望,盲目擴張讓他"葬身"於商海之戰中。

  謝國勝:瘋狂擴張的代價

  焦作鑫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安)的大門上,貼滿了員工們咒罵謝國勝的宣傳單,鑫安的員工一直認為是謝國勝把他們推上了絕路。這位曾經叱吒一時的福布斯富豪,如今落得了個鋃鐺入獄的命運。是什麼讓謝國勝從天堂跌入了地獄?

  攢金之路

  從小市民到福布斯富豪,謝國勝的這條攢金之路走的並不平坦。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的謝國勝,家境並不富裕,在家裡排行老六。或許是那個動盪年代賦予了他敢拚敢闖的性格,20歲出頭,他就開始獨自一人闖蕩"江湖"。

  據他當年的朋友介紹,那時的謝國勝白手起家,靠借錢在當年鄭州高檔酒店最集中的金水路東段開了一家花園酒店,當年跟他在同一條街上的酒店還有越秀、陽光、天倫、大富豪、皇上皇等,而如今除了花園和越秀毅然挺立外,其他的都已"葬身"於殘酷的商戰之中。

  有人曾用"春風滿面"來形容當年的謝國勝,在大部分國人還為溫飽發愁的年代,謝國勝的花園酒店就已經有了幾十部轎車。謝國勝可謂是那個年代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傳奇人物。

  勤奮、好學、精明、膽大是熟悉謝國勝的人給他的普遍評價,據他身邊的一位友人介紹,謝國勝非常喜歡學習,手邊永遠都離不開書,喜歡鑽研經濟類的書籍。

  "他這人非常謙和,一點架子都沒,平時他說話語速很快,說十句話,你能聽懂三句就不錯了,常常一個人自言自語。"他的一位友人說:"謝國勝之所以喜於接觸經濟類的書,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想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一個囊括多方面的大集團,他從創業伊始就有著一顆雄心。"

  當謝國勝被作為餐飲界的民營企業家範本的時候,他自己卻認為"餐飲業很難再有大的發展空間",一門心思要進入其他行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花園集團開始了不可停駐的兼併之旅,一口氣吃掉了鄭州9家國有、集體企業,陸續投入資金1.08億元。

  而謝國勝萬萬沒有想到,他吃下了一枚隨時可以要他性命的定時炸彈--鄭州酒精廠。這個廠在今後十多年的時間裏,給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也把他送上了不歸之路。

  瘋狂的擴張慾望

  貸款與擴張是謝國勝創業經歷中經常出現的關鍵詞。

  一個比較的真實的說法是,謝國勝從一開始玩的就是"空手套白狼",他從花園酒店做到皇家花園(後改名為西花園),到東花園,再到最後的錦繡花園,從始至終都在玩貸款遊戲。

  如果說當時貸款搞餐飲只是小打小鬧的話,靠貸款進軍產業則是謝國勝真正冒險之旅的開始。

  1996年之後的那一場靠貸款而支撐的大型吞併遊戲,讓謝國勝長期處於消化不良的狀態。2003年8月31日,謝國勝與法國家樂福簽約。但好景似乎難駐,原因就是家樂福在鄭州擬建的首家超市正在原鄭州酒精廠廠址,這次聯姻像催化劑一樣加速了鄭州酒精廠與花園集團矛盾的升級。因不滿花園集團的搬遷、開發計畫,鄭州市酒精廠的職工多次上訪,最終因各方無法達成一致,家樂福在蓋了兩層樓之後悻悻出走。

  "如果謝國勝能夠解決好酒精廠職工安置的問題,或許事情也就不至於鬧得那麼僵。"一位長期關注花園集團的記者說。

  但是,謝國勝並沒有因此終止自己的兼併之路。2003年4月,通過政府牽線搭橋,花園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焦作鑫安的控股股東。

  據報導這則新聞的記者介紹:"焦作市政府希望通過花園集團來挽救鑫安。起初,花園集團也曾信誓旦旦,說今後將穩定鑫安化工產品,當時焦作市政府也對其深信不疑。但因受環保、設備等多種因素制約,鑫安先後出現全面停產,至今未能恢復。到了2005年11月11日,焦作鑫安發布公告稱,花園集團佔用其資金近 8000萬元,並有4000萬元保證金被變相佔用。"

  "他這個人,慾望太大,性格又十分張狂,追根究底就是走得太快了。"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鄭生這樣形容謝國勝。

  案例二

  孫樹華:致命的貸款

  2004年年底,孫樹華登上了"2004年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大陸富豪榜",他從"破爛王"到首富的傳奇人生因此被傳誦。孫樹華製造了兩個奇蹟:一是兩年內使華林集團的總資產從2億元擴張到了47億元,而另一個即是他剛得到"河南首富"的名號不到3個月,華林集團即在頃刻間走到了崩潰邊緣。

  會"來事"的老闆

  孫樹華家中兄弟姐妹6個,孫樹華是老三。19歲的時候,他開始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收破爛,而正是這幾年的"破爛生涯",給他帶來了一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在撿破爛時發現了農用塑料薄膜業機會,便自己收購廢舊薄膜,然後又設廠生產,最終逐步建立起在周口地區有一定實力的塑料生產廠,也就是華林集團。

  熟悉孫樹華的人,給他的第一評價都是:這個人特別會來事。也正是這種"會來事"的性格,讓孫樹華與當地甚至向上各級官員都能打得火熱,,讓他辦起事來如順水推舟。

  2001年,華林集團爭取到了聚乙烯(PE)管材項目,這也為孫樹華取得了來自政府層面的重視。當時,縣委主要領導立即承諾在政策上給予孫樹華全力支持,還特地劃出1600多畝土地,為華林打造工業園區。

  在這種"關照"下,華林迅速成為當地的明星企業。此時的孫樹華也認為只有企業上規模,才能降低風險。"做大事"成了孫樹華日後的行事法則,並被寫進了企業的章程。而華林集團隨即走上了迅速擴張的道路。

  2002年10月,華林集團在商水縣征地1600畝,準備打造中原地區最大的鋰電池基地;2003年8月,重組總資產2.4億元的河南四五酒廠;2003年10月29日,與河南省南陽市簽署協議,建設天池岩水電站,擬投資72億元......

  而此時的華林集團,也被孫樹華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打造成了集"建材、貿易、水電、建築、教育、白酒、餐飲、房產、旅遊"等10多個領域的大集團,旗下共擁有47億元資產和5375畝的土地。

  一夜坍塌

  在動輒上億元投資的大手筆面前,華林集團每年不過千萬元的利潤很顯然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排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把企業做到一個"遙不可及的高度",孫樹華到底有何通天的本領?

  貸款,是華林集團維以支撐的最大的砝碼。因為華林所投資的多個領域在當時都被行業專家看好,另外,當地政府或出於政績或出於發展的考慮,都會給華林集團一定的幫助。

  據一家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華林集團前後向該行系統貸了20多億元的款項。貸款都是直接由總部批准的,凡是涉及華林集團的貸款,下面的分行不要問為什麼,一律放行。"

  但好景不長。2004年4月,銀行緊縮銀根,華林集團靠銀行貸款支撐的路子被堵死。前來逼債的銀行蜂擁而至,孫樹華使出渾身解數,半年內還了5.7億元的貸款。

  而此時,華林集團因前期盲目擴張所留下的後遺症,也慢慢暴露出來。

  2004年6月,倉促上馬的鋰電池項目第一個夭折,這次"夭折"使得華林集團的3000多萬元就此打了水漂。華林集團的主業塑料業,在孫樹華動輒幾十億元的大手筆中,被逐漸忽視。

  更令孫樹華始料不及的是,他的成名作PE管生產項目在立項之後,因非典原因,工程久久不得開工。當初"西氣東輸"工程在博愛縣附近有一個豫北支線,會使用大量的PE管材。而華林集團的生產延誤之後,該工程施工時就採用了其他管材。遭此變故,"亞洲最大的PE管材項目"開工嚴重不足。看不到合作前景的安彩集團隨後撤資走人,昔日的兄弟撕破臉皮要合資時的幾千萬元註冊資金......

  華林集團在一夜之間轟然坍塌,而孫樹華也因通過製造虛假信息材料、土地重複抵押等方式從銀行騙貸13.6億元被刑事拘留。

  至此,華林集團結束了其維繫十年的帝國神話。


来源:經濟視點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