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由中共組織機器和胡、江、曾等核心人物意志所催生的中共新領導階層,外界肯定多於否定,比方說,體制內"強人"曾慶紅的退休凸顯了人事的制度化,原領導層的去留體現了個人權威的弱化以及"有限民主"的作用。但是亦產生了兩個令人深思的現象:一個是"習近平現象",一個是"潘岳現象"。
在中共十七大後新的領導層中,有多名高官意外地跌出兩份名單之外,其中較為令人注目的有副總參謀長劉鎮武及具有"太子黨"背景、致力中國環保的國家環保局副局長潘岳。曾任駐香港部隊司令,不久前才從廣州軍區司令調任副總長的劉鎮武被摒棄在中委及候補中委門外,應該是如外間傳言的,因家庭腐敗正受中紀委調查所致,而潘岳,今次連候補中委都不是,令人費解,潘如果不是出於腐敗或個人私生活原因而仕途止步,那麽他的隕落足以令人深思。
作為中共官僚體系內"太子黨"中的少壯派,潘岳儘管不是什麽"民主先鋒",但外界對他依然充滿好評。潘早年主管《中國青年報》時,已建立開明形象;在體改委期間,亦是中共體制中極少數開始思考中共如何由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的官員;多年以來,潘的某些觀點、建議為決策層所用,但個人卻一直未能像習近平、李克強等人那樣,有機會主持一個省、一個部實踐自己的執政理念,反而長期被冷落,近年被調到環保總局這樣一個在中國難以討好的部門,但潘岳的表現依然沒有令人失望,他與他的同事所刮起的"環保風暴"迫使一些能展現地方政績但可能禍害子孫的建設項目下馬或擱置,其"生態文明"的提法被寫入十七大政治報告中,但個人政治生命卻像流星一樣隕落於中共十七大。潘岳的政治命運與外間對他的評價和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潘岳之前雖然提出過一些政治改革、改良中共執政方式的設想,但即便在中共最保守的核心成員看來,也不算是"異端邪說",其環保動作更不可能成為胡、江及曾等人撇除他的導火線,中共核心層即使無意將他列入中委的候選名單內,但亦不大可能把他從候補中委的名單中刪除,潘最後不在公布的兩份名單內,應該是中共的組織機器在啟動"有限民主"之後,將他篩選掉了。當中比較合理的推測是:潘岳應該是被中共黨內強大的地方利益集團擠出了中央政治舞臺,反而賈慶林、張德江等外間非議較多的高官卻在"制度化"的保護下留了下來。黨內"有限民主"是中共向民主化方向謹慎邁出的一步,但實踐的結果卻出現"異化",並充滿了反諷的味道。
而李克強則被中共體制內另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太子黨"擠出了"王儲"的寶座。在十七大之前,外傳李克強會進常委、在十八大接替胡錦濤,這樣推測的合理性相當高,這並不是說李克強比其他幾名潛在人選具有更突出的政績(其實誰也沒有),而是其綜合條件較好,而同樣沒有一個"英雄老子"的胡錦濤應該亦更願意一個"共青團"而不是"太子黨"來接他的班,如果說李克強未被扶上,是因為江屬意習,而胡被動接受,可信性成疑。我們不排除江在中國政壇仍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是在失去法統地位後,仍有像鄧那樣的權威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習在省委書記的組織考察中得分第一,這也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比方在中委、候補中委選舉中,得票最多的可能是那些沒有什麽爭議的基層代表,但不見得他(她)們會被重點栽培。
令習近平最後成為新"王儲"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中共黨內、特別是軍內"太子黨"的巨大存在,是強大的"太子黨"勢力成就了習近平。最終選擇了習近平而不是李克強,顯示胡、江及曾等人對中國未來的局勢有著深層的憂慮。軍中"太子黨"已成氣候,一方面使紅色江山的延續性得到保障;另方面卻是中國未來政局穩定的隱患。中共"太子黨"曾經是貶義詞,在後鄧時代一度被壓制,部分因此而轉向商界發展,以積聚家族財富代替了謀求權力的頂峰,但近幾年情況有所變化,仍留在政壇的不但有一批已爬上省部級,而且在軍內,其父輩是高官或將軍的"太子黨"成員紛紛佔據了重要位置,現擔任軍長、大軍區副司令或參謀長這一層級的軍內"太子黨"少壯派多達數十人,到十八大時,他們中大部分人料會再進一步,晉身中委甚至進入軍方決策層,成為左右中國政治局勢、維持穩定最強大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不大可能接受平民出身、且有多名關係密切的北大同窗在歐美參與民運的李克強作為他們的"代理人",他們能夠認可的應該是一名"自已人",正是這樣的原因使"太子黨"中面面俱圓,而各方麵條件又與李克強不相上下的習近平成為了中國的"儲君"。因此從現在至十八大,並不是習近平與李克強之間的競爭,而沒有競爭,即使其間習中箭落馬,那也是俞正聲、薄熙來或李源潮等人之間的競爭。除非屆時中共黨內民主的運作已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