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閉幕,第五代成形:習近平第一,李克強第二。長期以來外界都認為李克強是胡錦濤刻意培養的接班人,那麼為什麼又讓習近平拔得頭籌了呢?據說這和此前中共高層的一次"民主推薦"有關。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10月24日報導,中共在選舉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過程中,曾經採用了所謂"民主推薦"程序。在6月23 日,400餘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都領到了"推薦票",有資格在200多名符合條件的63歲以下中共正部級幹部中,選出他們屬意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以向政治局常委會舉薦。報導沒有披露習近平、李克強二人的得票情況,但有海外媒體說習近平的得票高過李克強,正是憑著這一條,江澤民迫使胡錦濤同意把習近平的名字放在李克強的前頭,成為總書記接班人。
這裡我們要問的是:假定在這次推薦中,習近平的票數確實高過李克強,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支持習近平進政治局的人要多過支持李克強的呢?這是否意味著作為總書記的接班人,習近平比李克強更孚眾望呢?答案是:不一定。
道理很簡單:因為參與推薦的中央委員們--起碼是很多中央委員--都知道,李克強是胡錦濤刻意培養的總書記接班人。有些人不願意胡錦濤的計畫得逞,既然他們無權在總書記的接班人選上直接表示意見,於是他們只好在推薦政治局人選這一關上就投李克強的反對票,竭力把李克強的票拉低。習近平不是出頭鳥,沒有人(或很少有人)從防止他成為總書記接班人這一角度特意從名單中劃掉他的名字,所以到頭來習近平的票數就多過李克強。這既不證明支持習近平進政治局的人多過支持李克強的人,因為李克強的反對票也許有不少實際上只是反對他當總書記並不反對他進政治局;也不證明支持習近平當總書記的人多過支持李克強的人,因為支持習近平的人中也許有不少隻是支持他進政治局而不是支持他當總書記。所以,江澤民根據在民主推薦中習的得票多過李,就認為習比李更適合當總書記接班人。這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
可以想像的是,假如江澤民早就擺明支持習近平當總書記接班人,那麼,鐵桿團派就會如法炮製,投下習的反對票,到頭來習近平、李克強兩敗俱傷,誰都得不到最高票,反而是某位第三者漁翁得利,脫穎而出。由此可見,採用這種民主推薦的辦法,贏得最高票的人不一定就是多數人最看好的人。
合乎邏輯的做法是,這次推薦的結果只用於考慮政治局委員人選。若要徵求人們對總書記人選的看法,那就應當再搞一次推薦。不錯,無記名投票是民意的顯現。但是,一場投票到底顯現的是何種民意,這需要我們細心分析,恰當地解讀,不可引申過度。不同的投票程序會導致不同的投票結果。針對不同的投票目標,我們應當選擇不同的投票程序。如果要徵求人們對總書記人選的看法,那就要講明是推薦總書記人選,每人只能推薦一人。只有在這種方式的推薦中獲得最多票數的人,才表明該人是多數人心目中總書記的第一人選。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規定每人推薦二人,合不合適呢?乍一看去,這沒什麼不合適。既然這裡只是推薦,還不是決定,多提一個有何不可?不然。如果規定每人推薦二人,那就有可能出現實際上獲得支持最多的人反而名落孫山的結果。打個比方,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根據民意調查,民主黨方面有三個人獲得的支持度最高。其中喜萊莉第一,歐巴馬第二,愛德華第三。這就是說,支持喜萊莉的最多。但民意調查同時也顯示,在這三個民主黨競選人中,反對喜萊莉的也最多。假如--只是"假如"--由100個民主黨代表投票推薦民主黨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投票結果是,
喜萊莉50票,歐巴馬30票,愛德華20票。
結論:喜萊莉名列第一。
假如由這100個民主黨代表投票推薦兩名總統候選人,那就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令人意外的結果:支持喜萊莉的50名代表,其中有30名把他們的另一票投給了歐巴馬,另外20名則把另一票投給愛德華;支持歐巴馬的30名代表,全都把另一票投給愛德華;支持愛德華的20名代表,全都把另一票投給歐巴馬。於是選舉結果就成了:
喜萊莉得票不變,還是50票,歐巴馬得票30+30+20=80,愛德華得票20+20+30=70。
這樣,歐巴馬和愛德華出線,喜萊莉出局。
也就是說,本來支持度最高的人反而落在最後面。一般來說,隨著候選人和選民的增加,出現上述結果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以上所說,無非是強調,同樣的選民,針對同樣的候選人,採取不同的投票規則或方式,會有不同的投票行為,因此可能得出不同的投票結果。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肯尼思?J?阿羅(KennethJ. Arrow,1921-)提出過一條"不可能性定理"(Arrow'sImpossibilityTheorem)。該定理指出:如果眾多的社會成員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會又有多種備選方案,那麼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不可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當然,阿羅所說的情況比較極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那種極端情況的可能性很小。我這裡要說的是,針對某一特定目標的投票,如果採取的投票方式不合適,投票結果非但不能準確地反映民意,反而造成扭曲和誤導。
常聽國人抱怨,說民主選舉不好,其結果往往是老好人上臺,因為老好人得票多。其實,這多半不是選舉的毛病,而是選舉的目標和選舉的方式不配套的緣故。類似地,我們也常常聽到國人抱怨,說中國人不善團結合作,搞政治總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戰。其實,"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乃人之常情,非獨中國人為然。杜維熱法則(Duverger'sLaw,按:杜維熱是一位法國政治學家)告訴我們,在小黨也有勝算贏得議席的情況下,一般人都寧可堅持小黨,彼此之間不肯輕易妥協合併成大黨;只有在小黨不可能獲勝的情況下,理念接近的小黨才願意合併成大黨。這就是說,理念接近的小團體是否願意整合成大團體,那和所謂民族性或文化傳統關係較小,倒是和選舉制度的關係更大。實行比例代表制,容易形成多黨的局面;實行單一選區制則容易形成兩黨對峙。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分析研究的。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我這篇短文並不涉及對習近平李克強的具體評價。另外,中共搞的民主選舉也好,民主推薦也好,由於缺少開放性,其實都不具有民主的真實內涵。個中道理我以前講過多次,此處就不再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