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9-21 23:45:51作者:
人民幣資金可以自由兌換成外匯再湧入全球市場時,很快會將使所謂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轉換成人民幣貶值的事實。這會逼迫中國政府立刻作出選擇:讓人民幣匯率立刻自由浮動,或是關閉已經放開的人民幣自由出入境大門
一種普遍的看法是:人民幣是被嚴重低估的,倘若人民幣可以自由出入境,並在全球外匯市場上自由浮動,其兌美元的價格會升值20%,甚至更多。
其實,人民幣自由出境後的結果可能恰恰相反,解除管制後的人民幣可能大幅度貶值。
匯改兩年 名升暗降
因為人民幣是被「管制」的貨幣,所以它的(國際市場)價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而我們感受到的(國內)購買力卻是真實的。
由於中國嚴格地控制著資本賬戶,人民幣不能自由出入境,因此,人民幣與世界各主要貨幣的「公允」價值區間在哪,無法由(國際)市場決定,也就無從證明。
真實的情況是:人民幣在兩年的時間內已經(兌美元)升值了10%左右,而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卻貶值了5%以上,如果以房產來衡量,則貶值了40%左右。另外,除了兌美元以外,人民幣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對歐系貨幣貶值了3%,對商品貨幣(澳元、加元)貶值了5%左右。在5年的時間裏,人民幣跟著美元跌了 10%左右,不但沒有升值,還貶值了。
另外,由於全球基礎原料大漲,而這又是中國進口的大項。因此,無論是從國內購買力衡量,還是從對世界大宗商品的採購價格觀察,人民幣都不是升值貨幣。正確地說,人民幣實際是在貶值,只是因為美元也是貶值貨幣,而人民幣與美元依然是「半自由浮動」,由於人民幣對美元在緩慢升值,國際輿論又在壓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度升值,我們才有了這樣的錯覺:人民幣在升值,人民幣還會大幅度升值。
港股直通 長期貶值
根據國家最新規定,個人投資者雖然最初只能投資於香港證券,但範圍可能很快就會擴大——由港股擴大到全球主要國家的股票,由股票市場擴大到全球主要的虛擬金融市場,包括外匯市場。
這個「自由」的力量有多大?據摩根大通最保守的估計,明年中國至少有1000億美元會出境,而在3年之內,流出量將達到5000億美元。當人民幣可以從天津(最初的開放地)流向世界時,廣州、上海、大連、青島,包括北京為什麼就不行呢。從理論上講,當國內的人民幣資金可以自由兌換成外匯再湧入全球市場時,很快將使所謂的人民幣升值壓力轉換成人民幣貶值的事實。而這會逼迫中國政府立刻做出選擇,或是讓人民幣匯率立刻自由浮動,或是關閉已經放開的人民幣自由出入境大門。
而無論情況向什麼方向發展,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是肯定的。因為人民幣的流動性氾濫最嚴重,勞動力成本與國際市場的差距也最大。一旦完全開放,國內工資、物價與世界各國迅速接軌,對人民幣將構成長期貶值壓力。
「冷」CPI 掩蓋貶值
我在兩年前寫的文章中已經分析了CPI指數的虛假問題,而問題的關鍵是CPI掩蓋了人民幣的購買力降低,也就產生了所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而購買力卻越來越低的背離。什麼是流動性過剩,什麼是流動性氾濫,票子發的太多了。票子發這麼多,物價卻不怎麼漲,似乎很奇怪。
原來,票子攻擊的對象主要是資產。在中國則是房產。在國外,房子是投資品;而在中國,現在仍然是生活必需品。在國外,有一個房價通貨膨脹指數,中國卻沒有。這兩年的房子漲了多少,大約一倍。所以我這裡再提一個觀點:CPI不等於通貨膨脹指數。通貨膨脹指的是一個貨幣的綜合購買力水平,而我們的CPI卻僅僅是傳統的消費品。而對大多數比較富裕或大多數白領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卻是傳統消費品以外的物價。
比如房子、教育、醫療保障的大幅度漲價。中國經濟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特徵,也就是經濟學中講的「二元經濟體系」——過熱與過冷並存,CPI不漲與通貨膨脹實際水平上升同時存在。我們的CPI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藍本,對真正物價的反應非常不敏感,因為它大多針對的是經濟中過冷的部分。由於CPI不高,使國家和老百姓對解決負利率問題沒有迫切感。
而長期的負利率環境會使普通群眾的經濟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使股票市場氣氛過熱——惟有投資股票才能追趕負利率。同時,也使我們的貨幣價格體系更加僵硬。
不可否認,我們現在實行的仍然是固定匯率,這種「半拉子」的開放在某種程度上有危險的一面,因為僵硬CPI以及貨幣體系不能正確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的話,將會造成經濟資源的巨大誤配置,這個意義上看,我們的很多學者、政府官員都沒有真正從以前的亞洲金融危機和現在的美國次級債危機中吸取足夠的教訓,這或許意味著,將來會有一次金融風暴來教訓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