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9-16 11:06:03作者:
首部《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昨日出爐,北京位列中國城市品牌價值指數第一。但因交通、住房等因素影響,無緣宜居城市。該報告在中國城市論壇2007年北京峰會上發布。此次宜居城市評選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均落選前十名,可見上述城市在宜居建設上存在著難點。(《新京報》9月12日報導)
宜居,或許並非衡量城市的惟一標準,但卻如同一面折射現實的鏡子,映照出許多城市在華麗外表下潛伏的諸多問題。此次國內宜居城市榜發布,京、滬、津、渝四大直轄市都落選,其實也給城市管理者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一是,城市不是越大越好。四大直轄市,每個城市的人口、管轄範圍、城市面積都可謂是巨型的,但在這些城市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無法兼顧的問題,可以說城市是越大越不好管理。諸如交通擁堵、人口膨脹、物價指數過高等因素,都與這些城市規模過大有關。
啟示二是,一味的追求城市功能的大而全,並非一座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正確目標。以北京為例,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於一體,功能過於繁多。記得較早些時候,有關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就引發過諸多專業人士的探討,但最終這一探討不了了之,而北京這些年,也在按照大而全的方式迅速膨脹著,如是大而全就是城市的發展方向,那麼出現問題,乃至不「宜居」就是必然的。
啟示三是,房價並非越高越好。近幾年,京、滬、津、渝四大城市住房價格不斷上揚。有些官員和地產商竟然公開宣稱,高房價能夠提高城市競爭力。而事實上,這次四大城市無緣「宜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房價太高。
每座城市定位不盡一致,但有一個目標是必須應該先確定的,即無論城市功能有多麼強大,都不該忽略「宜居」這一指標。這應該是每座城市為之奮鬥的一個終極方向。
某種程度而言,宜居城市的榜單猶如一個矯正器與風向標,登上此榜者說明前期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而未能入選者,則必須反思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為達成 「宜居」的目標,做了多少努力。畢竟,於最基本的層面看,城市首先應該是適宜人們居住的,是應集優美的環境與舒適的居住條件於一體的城市,而非令人感到居之大不易的城市。
筆者以為,在《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中,以「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這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來判定城市的優劣,其將「宜居」指標放在首位,是大有深意的,值得每個城市管理者進行深思。
宜居,或許並非衡量城市的惟一標準,但卻如同一面折射現實的鏡子,映照出許多城市在華麗外表下潛伏的諸多問題。此次國內宜居城市榜發布,京、滬、津、渝四大直轄市都落選,其實也給城市管理者帶來一些啟示。
啟示一是,城市不是越大越好。四大直轄市,每個城市的人口、管轄範圍、城市面積都可謂是巨型的,但在這些城市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無法兼顧的問題,可以說城市是越大越不好管理。諸如交通擁堵、人口膨脹、物價指數過高等因素,都與這些城市規模過大有關。
啟示二是,一味的追求城市功能的大而全,並非一座現代化城市發展的正確目標。以北京為例,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於一體,功能過於繁多。記得較早些時候,有關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就引發過諸多專業人士的探討,但最終這一探討不了了之,而北京這些年,也在按照大而全的方式迅速膨脹著,如是大而全就是城市的發展方向,那麼出現問題,乃至不「宜居」就是必然的。
啟示三是,房價並非越高越好。近幾年,京、滬、津、渝四大城市住房價格不斷上揚。有些官員和地產商竟然公開宣稱,高房價能夠提高城市競爭力。而事實上,這次四大城市無緣「宜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房價太高。
每座城市定位不盡一致,但有一個目標是必須應該先確定的,即無論城市功能有多麼強大,都不該忽略「宜居」這一指標。這應該是每座城市為之奮鬥的一個終極方向。
某種程度而言,宜居城市的榜單猶如一個矯正器與風向標,登上此榜者說明前期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而未能入選者,則必須反思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為達成 「宜居」的目標,做了多少努力。畢竟,於最基本的層面看,城市首先應該是適宜人們居住的,是應集優美的環境與舒適的居住條件於一體的城市,而非令人感到居之大不易的城市。
筆者以為,在《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中,以「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這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來判定城市的優劣,其將「宜居」指標放在首位,是大有深意的,值得每個城市管理者進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