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8-19 00:27:35作者:老 六
中國孩子叫豆豆的可能就像糧食倉庫裡的真豆豆那樣,鋪天蓋地,無法計算。可此豆不是他豆,乃是上一世紀林副主席的女兒林立衡,小名林豆豆。關於林彪和林豆豆的評論不是小民能夠隨便涉及的,但就親身經歷做一記錄,為正史拾遺補缺還是可以做到的。
1968年底或者是1969年初,我已經與上海的同學被下放到江西井岡山專區下面的生產隊。剛下來就聽到要修井岡山環山公路的消息,我們都以為小子也可以為革命根據地做貢獻了,便雀躍起來,爭相報名。這對所在的生產隊來說,真是求之不得。這種修路造水庫之類的事,本來應該政府出錢,地方出勞力。但當時遇到這樣的事,連糧食蔬菜都要自己帶,生產隊還要貼上工分,農民都不願去。我們主動要求去,農民兄弟自然掩嘴偷著樂。
其實呢,井岡山的環山公路是屬於可修可不修的那種。因為沒什麼資源值得修這樣的路進山。如果資源豐富,當年朱毛也不必親自到山下挑糧上山了。但當初在江西省當權的是剛受了毛澤東表揚,帶著坦克團擺平了江西兩派武鬥的程世清將軍,不懂得什麼搞生產,卻對感恩戴德牢記心間,一上任便幹起這大事來了。
閒話交代完,該奔豆豆了。現時開車上山,井岡山兩側峽谷和險峰爭相鬥艷,更有潺潺流水,確實能誘發詩意的。但那時不一樣,那公路都是我們靠镢頭將山挖出來的,土塊石頭和詩歌還有點差距。而且,剛到工地就聽見鄰村的民工被山體滑坡壓死了,氣氛有點緊張。我們不在乎,新奇感還沒結束呢。儘管手上血泡不息,依舊挖山不止,即便休息一下,也唱歌嬉鬧,熱火得很,弄得這寂靜的大山中有了許多生氣。
不意我們的喧鬧竟驚動了一方天仙。那眼尖的小子瞧見遠處(50米吧)停著一輛吉普車。司機坐在車裡,一位美女軍人斜靠在車頭上,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我們的挖山修路。與當時的女軍人不同的是,此女不是穿那種軍便裝,而是穿著那種四個口袋的男軍裝。
這現時天下的女子都喜歡以少和露表現自己的性感,卻不知女人著男裝也別有一番風情啊。此女軍人正是後者,比起當初著軍裝的女紅衛兵來,多了幾分柔情和思索。那姿態不像軍人,倒像林黛玉林妹妹了。到了以後,我們才弄明白那是林姐姐,當今副統帥的千金林豆豆。當年24歲,剛從北大畢業,被空軍司令吳法憲招至空軍報,當了副總編。豆蔻年華,靠山又穩當,照理是沒有什麼愁的,可她媽給她選中的女婿看不上她,她自己選中的保衛部幹事,她媽又相不中。情急之中1969年春節前後,她媽葉群給了她一巴掌,想必也就是你這死妞,乍一點不看門當戶對呢!本來就感到生活在林家大院不自由的豆豆捂著臉便上井岡山了。
這不正趕上我們在那裡修路來著麼。美麗的山景並沒有給鬱悶中的豆豆帶來快樂,倒是我們一夥,雖然衣衫襤褸,情緒卻高漲吸引了豆豆。這幫快活的小夥姑娘,還有那麼幾個小四眼,怎麼看也不是當地農民,幹著那樣的活還興高采烈。豆豆駐車休息,也順便看一下我們。
咱那個年齡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代,也是特別在意別人重視自己的年代。特別是有一位標緻的女軍人看著我們的時候,一幫小夥便越發瘋將起來,一面擠眉弄眼,一面更加吆喝起來了。想必豆豆姐姐那時非但鬱悶,還多了份疑惑:幹這活還高興?莫非這副總編還真動了專業思路,要為我們寫個報導?
這一疑惑便拖了一倆鐘點。那坐著的軍人司機早就坐不住了,幾番點頭哈腰請女軍人上路,那女軍人就是不接茬,也不說話,默默地傻傻地看著,聽著。其實她肯定聽不懂,我們的上海話,一個北京長大的湖北姑娘怎麼能懂?
正是聽不懂,才有了晚上另外的故事。那井岡山的中心有個小盆地,叫茨坪,是當年紅四軍軍部所在地,解放後在那中心修了個烈士紀念碑,讓人憑弔。那晚突然茨坪管理委員會的人,那時叫革命委員會,來找我們,說是上面來的首長要在紀念碑那裡接見我們。到那兒一看,沒什麼男首長,就是早上那個漂亮的女軍人,咱們壓力小了許多。首長倒是平易近人得很,也就是問些家常裡短的,哪裡來的,家裡有些什麼人,中學畢業了沒有,為什麼要來這裡,習慣嗎等等。反正我們當時是什麼也不知道,也就什麼也不怕,什麼都敢說。都是上海來的,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反正不可以讀書到這裡看看風景也好,家庭背景都不是紅五類,只有上山下鄉了,生活慢慢就會習慣的等等,彷彿那女軍人在我們的處境一般,我們倒在開導她了。
那女軍人不是和顏悅色的那種,但絕沒有趾高氣揚,只是聽聽,低頭寫些什麼,不加任何評論。後來兄弟做記者了,也很想達到那種採訪境界,可總覺得不行,和任何人一套上話便熱火得像一家人,沒了身份。這就是差距哪,要不,人家年紀輕輕的就當上副總編了吶。
到首長接見完,才被告之,剛才那位女軍人是林副統帥之女林立衡副總編。怪不得呢,這樣面熟呢,你想那眉毛和林副一個樣,大家興奮地補充著,彷彿見了豆豆就是見了林副統帥,見了副統帥就像見了正統帥毛主席一樣。
興奮勁過去是很容易的,而且,沒兩年林副統帥便掉在蒙古沙漠了,兄弟們便再也沒興趣提豆豆和她爸了。勝者王侯敗者賊嘛,再說那年代,誰願找麻煩呢。
但到了生產隊組織批評林彪反黨集團言論的時候,我卻從打瞌睡中猛然驚醒:什麼,什麼,林彪反對毛主席知識青年接受再教育,說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我環顧周圍的插兄,大家都在竊竊私語。
我心說老林啊,你怎麼還藏了這樣一句精闢的話呢。這借給兄弟一萬個膽子,兄弟也不敢吭一聲哪。你還敢寫在日記裡!怪不得你那時老打勝仗呢,嘴巴裡說毛主席說話一句頂一萬句,肚裡小九九多著呢。結果小組討論批判時,誰都不說什麼。結果還是讓一個愣頭青給嘟囔出來了,是變相勞改嘛,有啥批的嘛!
我不敢說林彪這樣體恤民情,但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一定是從豆豆那裡聽來的。因為我們都記得一個叫林豆豆的女軍人曾在井岡山上,都記得她那時的眼神,一個連當時父母都不敢流露的憐憫眼神。
我真希望豆豆大姐能看見此文,因為那以後成千上萬的知青就是以抵制變相勞改為心底希冀,返回故鄉的。
1968年底或者是1969年初,我已經與上海的同學被下放到江西井岡山專區下面的生產隊。剛下來就聽到要修井岡山環山公路的消息,我們都以為小子也可以為革命根據地做貢獻了,便雀躍起來,爭相報名。這對所在的生產隊來說,真是求之不得。這種修路造水庫之類的事,本來應該政府出錢,地方出勞力。但當時遇到這樣的事,連糧食蔬菜都要自己帶,生產隊還要貼上工分,農民都不願去。我們主動要求去,農民兄弟自然掩嘴偷著樂。
其實呢,井岡山的環山公路是屬於可修可不修的那種。因為沒什麼資源值得修這樣的路進山。如果資源豐富,當年朱毛也不必親自到山下挑糧上山了。但當初在江西省當權的是剛受了毛澤東表揚,帶著坦克團擺平了江西兩派武鬥的程世清將軍,不懂得什麼搞生產,卻對感恩戴德牢記心間,一上任便幹起這大事來了。
閒話交代完,該奔豆豆了。現時開車上山,井岡山兩側峽谷和險峰爭相鬥艷,更有潺潺流水,確實能誘發詩意的。但那時不一樣,那公路都是我們靠镢頭將山挖出來的,土塊石頭和詩歌還有點差距。而且,剛到工地就聽見鄰村的民工被山體滑坡壓死了,氣氛有點緊張。我們不在乎,新奇感還沒結束呢。儘管手上血泡不息,依舊挖山不止,即便休息一下,也唱歌嬉鬧,熱火得很,弄得這寂靜的大山中有了許多生氣。
不意我們的喧鬧竟驚動了一方天仙。那眼尖的小子瞧見遠處(50米吧)停著一輛吉普車。司機坐在車裡,一位美女軍人斜靠在車頭上,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我們的挖山修路。與當時的女軍人不同的是,此女不是穿那種軍便裝,而是穿著那種四個口袋的男軍裝。
這現時天下的女子都喜歡以少和露表現自己的性感,卻不知女人著男裝也別有一番風情啊。此女軍人正是後者,比起當初著軍裝的女紅衛兵來,多了幾分柔情和思索。那姿態不像軍人,倒像林黛玉林妹妹了。到了以後,我們才弄明白那是林姐姐,當今副統帥的千金林豆豆。當年24歲,剛從北大畢業,被空軍司令吳法憲招至空軍報,當了副總編。豆蔻年華,靠山又穩當,照理是沒有什麼愁的,可她媽給她選中的女婿看不上她,她自己選中的保衛部幹事,她媽又相不中。情急之中1969年春節前後,她媽葉群給了她一巴掌,想必也就是你這死妞,乍一點不看門當戶對呢!本來就感到生活在林家大院不自由的豆豆捂著臉便上井岡山了。
這不正趕上我們在那裡修路來著麼。美麗的山景並沒有給鬱悶中的豆豆帶來快樂,倒是我們一夥,雖然衣衫襤褸,情緒卻高漲吸引了豆豆。這幫快活的小夥姑娘,還有那麼幾個小四眼,怎麼看也不是當地農民,幹著那樣的活還興高采烈。豆豆駐車休息,也順便看一下我們。
咱那個年齡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代,也是特別在意別人重視自己的年代。特別是有一位標緻的女軍人看著我們的時候,一幫小夥便越發瘋將起來,一面擠眉弄眼,一面更加吆喝起來了。想必豆豆姐姐那時非但鬱悶,還多了份疑惑:幹這活還高興?莫非這副總編還真動了專業思路,要為我們寫個報導?
這一疑惑便拖了一倆鐘點。那坐著的軍人司機早就坐不住了,幾番點頭哈腰請女軍人上路,那女軍人就是不接茬,也不說話,默默地傻傻地看著,聽著。其實她肯定聽不懂,我們的上海話,一個北京長大的湖北姑娘怎麼能懂?
正是聽不懂,才有了晚上另外的故事。那井岡山的中心有個小盆地,叫茨坪,是當年紅四軍軍部所在地,解放後在那中心修了個烈士紀念碑,讓人憑弔。那晚突然茨坪管理委員會的人,那時叫革命委員會,來找我們,說是上面來的首長要在紀念碑那裡接見我們。到那兒一看,沒什麼男首長,就是早上那個漂亮的女軍人,咱們壓力小了許多。首長倒是平易近人得很,也就是問些家常裡短的,哪裡來的,家裡有些什麼人,中學畢業了沒有,為什麼要來這裡,習慣嗎等等。反正我們當時是什麼也不知道,也就什麼也不怕,什麼都敢說。都是上海來的,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反正不可以讀書到這裡看看風景也好,家庭背景都不是紅五類,只有上山下鄉了,生活慢慢就會習慣的等等,彷彿那女軍人在我們的處境一般,我們倒在開導她了。
那女軍人不是和顏悅色的那種,但絕沒有趾高氣揚,只是聽聽,低頭寫些什麼,不加任何評論。後來兄弟做記者了,也很想達到那種採訪境界,可總覺得不行,和任何人一套上話便熱火得像一家人,沒了身份。這就是差距哪,要不,人家年紀輕輕的就當上副總編了吶。
到首長接見完,才被告之,剛才那位女軍人是林副統帥之女林立衡副總編。怪不得呢,這樣面熟呢,你想那眉毛和林副一個樣,大家興奮地補充著,彷彿見了豆豆就是見了林副統帥,見了副統帥就像見了正統帥毛主席一樣。
興奮勁過去是很容易的,而且,沒兩年林副統帥便掉在蒙古沙漠了,兄弟們便再也沒興趣提豆豆和她爸了。勝者王侯敗者賊嘛,再說那年代,誰願找麻煩呢。
但到了生產隊組織批評林彪反黨集團言論的時候,我卻從打瞌睡中猛然驚醒:什麼,什麼,林彪反對毛主席知識青年接受再教育,說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我環顧周圍的插兄,大家都在竊竊私語。
我心說老林啊,你怎麼還藏了這樣一句精闢的話呢。這借給兄弟一萬個膽子,兄弟也不敢吭一聲哪。你還敢寫在日記裡!怪不得你那時老打勝仗呢,嘴巴裡說毛主席說話一句頂一萬句,肚裡小九九多著呢。結果小組討論批判時,誰都不說什麼。結果還是讓一個愣頭青給嘟囔出來了,是變相勞改嘛,有啥批的嘛!
我不敢說林彪這樣體恤民情,但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一定是從豆豆那裡聽來的。因為我們都記得一個叫林豆豆的女軍人曾在井岡山上,都記得她那時的眼神,一個連當時父母都不敢流露的憐憫眼神。
我真希望豆豆大姐能看見此文,因為那以後成千上萬的知青就是以抵制變相勞改為心底希冀,返回故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