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首先講述了宇宙的起源。開始是混沌一片,其中出現了神和巨人,後來有了人類和萬事萬物。這一描述與我國的盤古開 天地有異曲同工之妙。詩的高潮部分是關於Ragnarok (眾神的末日)的預言:所有的神都將面臨一場命中注定的劫難。眾神將同宇宙中的惡勢力展開一場殊死的戰鬥,萬物覆滅。最終有一位偉大的神將出現並審判一切。新的世界誕生了,眾神,包括一些被殺害的神將復活,一切歸於美好和平。當然人類中的倖存者也將進入未來。
下面是幾個代表性段落的中文大意(參考英譯文:Bekie Marett [1999] 和 Alan J Seeger的譯文)
那時沒有陸地,也沒有海洋與波浪。沒有天穹和大地,只有空寂的一片,沒有綠色和生命。…… Bur之子托起陸地,創造人類和大地。陽光出自南方,綠色生機遍佈大地。……太陽失去光輝,大地沉入大海,燃燒的星從天而落,熊熊烈火燃燒天庭。那一刻將 是Ragnarok--眾神的末日(戰鬥過程略)。……大地自海中重新生起,充滿了綠色與生機。無需播種的田野,作物自會生長。創傷將自癒。眾神回歸,找 回那遠古時擁有的美好。……有一位全能的神,是他統有一切。他將降臨,來到那眾神的審判地。
原詩的英譯文,不同版本在細節上有差異,而且都很艱澀難懂。而不論是哪一個譯本,大意都差不多。不同譯本的細節差異反映了譯者對原詩理解的不同,但無論如何都不會誤解大意,這也可以看出原作者的苦心。作為預言,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須的。並非是原作者有意難為後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原作者對他所看到的景象的理解成度。因為這一類預言都是神喻性質的, 即有的人在一定狀態下接觸到了另外的空間,他(她)的神演示給他(她)過去或未來的景象,而這景象本身也可能是發生在另外空間的事情。同樣的景象換一個人 去看,看到的也不會相同。在事情發生前,人們也許只能作象徵性的理解吧。
另外一提到審判,許多人會想到基督教中所講的。其實類似的傳說很 多,例如前面提到的瑪雅人和霍比人都認為現在是清理或淨化期--宇宙的演化同樣有週期和新陳代謝,清理了污垢和敗類,機體才能健康,萬物方可有序。我國明朝的預言家劉伯溫在同明太祖的一段對話中有這樣的記載:
帝曰:你因何說道字?溫曰:上末後時年,萬祖下界,千佛臨凡,普天星斗,阿漢群真,滿天菩薩,難脫此劫,乃是未來佛,下方傳道,天上天下諸佛諸祖,不遇金線之路。難躲此劫,削了果位,末後勒封八十一劫。
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有關劉伯溫預言,我們將在別處探討。
有人認為把不同民族的預言連在一起是不是牽強?其實不然,如果說歷史上這些預言是主要針對其本民族的話,那麼它們對今天世界的預言就是針對全世界的,因為當今世界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彼此交融在一起了,發達的交通和通訊已將世界縮得很小。打個比方說,中國的古代預言講的該是中國人的事,而發生在今天的中國人身上的事,卻不見得侷限在中國發生。不同民族的古代預言對今天世界的論述有許多相同點,是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